地方政府对土地转让金的依赖,背后最大的推手,就是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一旦降温,土地转让金自然随之下降。2011年初,世行副行长林毅夫说,中国经济必须要居安思危,尤其要警惕房地产泡沫和收入分配不公。他举例说,一些国家如日本、爱尔兰,在保持二、三十年的强劲经济增长之后却陷入停滞,其背后的共同原因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因监管不力,再演变为严重的金融问题。2011年二季度,瑞士信贷公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全国土地平均交易价格在4月份环比下降了32%,比年初下降了51%。地价下滑过快可能会对地方政府财政形成威胁。此外,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划拨更多的土地用于开发享受补贴的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一边减少收入,一边增加开支,地方政府除了举债,没有别的出路。据国家审计署2011年6月公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为10万7174亿元,占中国GDP(39.8万亿元)的27%。其中政府债务6万7109亿元,占62.62%,政府担保债务23369亿元,占21.8%,其它债务1万6695亿元,占15.58%。根据国际惯例,政府债务应低于GDP总额的20%,但近11万亿元已经远远超过这一标准,这将影响未来中国财政政策的发挥空间。
同年,国家审计署在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缺乏规范、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监管不到位、存在偿债能力弱的风险隐患、违规取得和使用债务资金、融资平台过多、管理不规范等。为此,2010年度中央预算审计查处问题的整改意见,明确要求处理债务偿还问题。一边加强对地方财政的审计,同时又要求地方政府为国家保障房建设承担责任,而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为保障房融资的重要渠道,如果清理,将影响保障房的建设工期;如果不清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就会日益加重,地方财政进退维谷。地方政府不是法人,也不是一级责任政府,债务过度的最终结果,一旦将来无力偿还,迫使中央政府买单,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房地产市场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