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学 跨 越 观(下)


跨越式企业
    华为从1992年进入通讯行业,通过采取进口产品替代和成本领先的战略,及以后“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战略,在从小到大的各个成长阶段,都分别实现160%、80%、40%、25%跨越式增长水平,2005年时销售收入已高达592亿元。华为之所以能够持续跨越,得益于它在国际化战略正式展开前,在1997年至2001年之间推行向跨越式企业彻底转型的一系列再造活动,如“十年国际化战略”的制定,前瞻性强、逻辑性强、系统性强的企业文化“华为基本法”的设计,耗费巨资请多家国外咨询公司进行的向国际一流水平靠齐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与全面流程再造,大量投入的技术与产品创新,大规模的人才招聘与培养,等等。
    这样快速成长的企业还有海尔、新希望、国美、蒙牛、百度等,国际上则有微软、戴尔、三星、沃尔玛、星巴克等企业。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成功地创造出一种新的、整体的、又好又快的企业发展机制,即跨越式企业机制,它可以驱使企业实现一次又一次持续的跨越式发展。这种机制靠的不是几个的片面因素或片面策略,而是建立在一种不同寻常的以速度制胜为标志的企业全面能力和系统结构上。
    跨越式机制
    我在研究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选择了通用、惠普、丰田、沃尔玛、戴尔、华为、蒙牛、百度等37家跨越式企业,我把它们按成立时间长短不同分为四组,在对它们深入调查、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操作模型,并围绕这个模型进行理论研究。在本人新著《跨越式战略》一书中,我首次公开推出这个模型并称之为"跨越式转轮"(见图)。该模型分为九个部分,形成环环相扣、面面俱到的操作系统,它为再造跨越式企业机制提供了蓝图。我在以前各种演讲和培训中已讲过许多次,它已经在社会上和不少企业中流传开来,一些人称之为"东方赢九条"。
                      
                                      跨越式转轮图  
    第一条 高端思维。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大格局中,物质决定精神的法则是不容置疑的。而处于社会经济的竞争环境中,精神决定物质却是屡见不鲜的现象。高端思维是超越常人的一种价值观和人格,是跨越式企业的灵魂和核心素质及文化特色,它凝聚着人类自我超越、从无到有、以小搏大的巨大创造力量。
    第二条 抢先到位总原则。总原则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定义即机会创新和机会垄断,及跨越式发展三大特点:商机抢先到位、投入抢先到位、产出抢先到位。
    第三条 滚动割据总方法。滚动割据,是关于如何完成一次跨越与长期持续跨越的总法则。
    第四条   跨越周期。持续的快速增长或滚动割据过程是由若干次跨越周期构成的。每个跨越周期分三个时期四个步骤:探索期--启动平台;扩张期--扩大的资本平台和扩大的能力平台;增长期--扩大的市场平台。它揭示了“先做强再做大”的跨越周期规律。
    第五条至第九条   超值定位、30∶70资源整合、第一品牌、后现代企业制度、发展链。它们又称“动力五环”。每一次跨越或每一个跨越周期都需要运用这五大策略。这五大策略分别从机会创新和战略定位、外部资源整合、市场营销、体制、流程、组织、人力资源、控制等八个方面,指导我们如何设计有跨越式特色的解决方案,及不断跨越的驱动机制。
    第五级企业与企业成长途中的劫难
    我根据企业的长期发展水平、整体效益、整体增长水平、行业地位、竞争力、管理水平等评价标准,对国内现有公司进行分析比较,分出了五种等级类型。其中第一级(低级)至第四级类型,是以往大多数企业在从小做大的成长过程中,都将经历的几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既是一次突破和提升,又是不可避免地要碰到的一道“坎”。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坎因为很难过去,常常成为不少企业命中注定的一次劫难。从企业成长分级图中,我们可以了解企业成长和做大做强的过程要面临多少艰难险阻,多么不容易,也可以理解到最终做大做强和长期存活下来的公司为什么那么少的原因了。 
      
                                        企业成长五级图
   “企业成长五级图”可以帮助我们提前知晓企业未来成长路上,将不可避免要发生哪些阻碍和风险,使我们能够识别和对付它们。
    大量事实和研究显示,各行各业中最成功的公司和那些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大都是跨越式企业,这说明跨越式发展是全球企业界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最好的一种发展和管理方式。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中,我们只有全面地掌握跨越式发展的科学理论,及早由常规企业向跨越式企业转型升级,才能消灾免祸,才能顺利过坎,才能从跨越走向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