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贷公司和村镇银行


  小贷公司和村镇银行

  ———温州12条实施细则细读

  2008年5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拉开了我国民间金融改革的序幕,一种新型的民间金融组织———“小额贷款公司”迅速成为了我国民间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市场主体,成为了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通道。至2012年9月,我国小贷公司共有5214家,从业人员达到5.4万人,贷款余额4945亿元。据统计,全国竞争力100强小贷公司,总资产平均增长率达33%;总贷款余额平均增长率达70.5%;67%的公司资产质量为零不良率,均高于全金融行业的发展水平。

  民营小贷公司的出现,为大量没有能力提供足质抵押物,长期被排斥在主流银行服务之外的中小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了融资渠道;为民间草根金融的崛起提供了成功的市场模式。但是随着民营小贷公司的快速发展,小贷公司在产权设计、公司治理、风险防范、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也日显未来的走向问题。今年11月23日出台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12条实施细则,再次使民营小贷公司的发展定位成为了舆论的热点话题,引发了业内外人士广泛的关注和热议;随着民营银行之梦呈现一丝曙光,民营小贷公司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拐点。

  温州危机的启示

  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也是民间金融最活跃的地区。据统计温州民间资本总量超过6000亿元,并以年均14%的速度递增;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达1100亿,占温州全市商业银行贷款的20%。温州的34.5万户工商户,8万家私营企业80%靠民间借贷解决融资。2011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银根收紧,温州民间借贷利率曾“高热”到年利率60%—72%。在高利率收益驱动下实体经济空心化,企业财务成本的沉重负担最终成为压断骆驼脊梁骨的最后一根稻草。随着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跑路”,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

  大哲学家笛卡尔说过:事物发展的结果就是走向自己的反面;白天走向黑夜,生命走向死亡。危机最后是引发改革,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应运而生。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探索民间金融新的发展模式,探索解决“两多两难”(民间资金多,私营企业多;民间资本投资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良方妙策,其中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成为改革的一个聚焦点。

  顶层设计的博弈

  对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改革,发展新型金融组织,目前顶层设计有两个分歧焦点:主流金融行业认为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数量已经足够多,服务层级已经非常充分,再增加小型民间商业银行,增加的是行业风险。另一个分歧焦点是小贷公司转制村镇银行,温州12条细则可由小贷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而银监会坚持银行为主发起人,也有第三方意见是“双发起人”。

  引入民间资本发展新型金融组织,有利于打破银行业的垄断,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我国现行金融行业管理体制的高准入门槛和行政性定价意味着银行业整体靠垄断牟取爆利。据统计,今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5240亿元,同比下降1.8%,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0070亿元,同比下降11.8%;而同期银行业利润增速则高于20%。一份资料显示从2007年开始,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每年以1000亿元规模增加。银行业多赚一分钱,意味着实体经济财务成本增加一分钱。银行从实体经济赚取高额利润的扭曲状态其体制根源在于金融垄断,这种垄断不在于金融机构的数量,而在于银行业的准入和银行服务的价格是否自由。

  村镇银行发起人之争实质是这一新型金融组织的公司治理关于产权设计和管理构架的问题。村镇银行由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实质上是商业银行再增加了一个分支机构,有30家支行的一家商业银行成为一家有31家支行的商业银行,这不能称为“金融综合改革”。民营银行应该是民营民管。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体制上的突破点应该是民营银行在中国的出现。

  村镇银行不在村镇

  近年来重庆努力打造中国内陆金融中心,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城市,金融行业发展迅速,这不仅表现在全市金融GDP占比逐年增加,更表现在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创新和突进。发展离岸金融服务,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建设;创新发展八大非银行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都是重庆近年金融改革取得的进步和成就。至2012年9月重庆小额贷款公司开业和获批的共计171家,挂牌分布在全市40个区县,但有近70%小贷公司的运营机构是设在主城区。温州12条实施细则提出在小贷公司基础上改制推进村镇银行建设,但是我们很难想象在渝中区解放碑开业成立“XX村镇银行”的情景。事实上“村镇银行”不在村镇,应该是区域性民营商业银行,县域农村金融改革才是村镇银行,这是其一。其二,所谓“小额贷款”一般是指单笔贷款小于或等于人均GDP的2.5—5倍的贷款,按照该标准,目前市场活跃的小贷公司发放的贷款其实不是“小额贷款”。因此评判小贷公司转制村镇银行,不能简单的套用对传统小额信贷的评价标准。其三,目前小贷公司尽管发展迅速,整体运行良好,但良莠不齐,因此小贷公司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进行行业清理整顿,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重组整合。重庆蓝洋金融是由大型民营上市企业力帆集团作为大股东发起的民营金融集团,集团下辖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蓝洋集团成立3年来业务规模迅速增长,仅融资担保今年就增加了200%的业务量。蓝洋金融计划明年进一步增资扩股达到40亿资本金。可以预料,一个拥有40亿资本金规模的民营金融集团,绝不是带着板儿逛金融大观园的刘姥姥,她为催生中国西部第一家民营商业银行拨显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