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将面临很多复杂和困难的局面,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改革之所以愿景很好却始终难见实质性突破,与相关利益方的种种阻挠、抵制不无关系。限权、削利、截流,割谁的肉谁不心疼?然而,因为有阻挠和抵制便不改革了吗?
说到既得利益,往往是一个较为宽泛、模糊的概念。但至少,那些从来不愁利润和待遇的垄断行业,那些握有某种与民争利的特权死死不放的机关,都在其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今,一些人显然想继续躺在自己的既得利益上舒坦地睡觉,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和话语权为自己代言,而不愿把自己的利益拿出来与人分享,有钱一起赚、有肉一起吃。一些领域的改革之所以喊了很久却鲜有作为,与这些人只想做“维持会会长”,维持自己已然占据的特权、利益、人脉,关系重大。令人担心的是,这些“维持会会长”有时确实有维持住局面、让相关改革“夭折”或者名存实亡的实力。
不管遭遇怎样明里暗地的顽强抵制、消极懈怠,通过改革营造一个资源配置合理、竞争机会均等且公共利益与公众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的公平的社会秩序和环境,都是大势所趋,也是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样的历史关头,执政党能否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能否唤起改革攻坚的巨大勇气,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关系到13亿人的幸福。防止“精神懈怠”,就必须克服“改革疲劳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奋力攻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难关险隘。
克服“改革疲劳症”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