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学习《师德随想》文章的通知


关于组织学习《师德随想》文章的通知

各学校:

师德师风是一件关乎学生健康发展和教育行业形象的大事。近日,市教育局局长朱世泽就师德师风建设,以“濮教言”为名,亲自撰写了言论《师德随想》。文章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谈到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要像《西游记》中的观音和如来,不强迫命令,又无处不在;不越俎代庖,又适时排忧解难;倡导广大教师共同修炼佛性,当好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请各单位积极组织广大教师结合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认真学习这篇文章,并将其思想实质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当中。

附:

 

师德随想

                   

偶过一次大型活动的排练场所,一位男老师站在舞台上,声色俱厉地训斥学生,孩子们像一群沉默的羔羊,心里很不是滋味,以致久久不能释怀。又听说,老师发脾气将一名学生的水杯从教室扔到窗外,更有甚者体育课上老师对调皮的学生拳脚相加!这说明:我们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再加上最近媒体爆出的外地幼儿教师虐童事件,触目惊心,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学生之老师,孩子之于家长,是相对的弱势。在家里父母训斥体罚孩子的现象也有,但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只要不过激过火,一般外人不会太在意。但在学校,老师对学生动粗,社会的容忍程度却为零!诚然老师也是人,有自己的优点、缺点,喜怒哀乐。但是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仁爱与宽容,选择了执着与坚守,选择了高尚与自律,不然何以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总会有一些不顺心的事,总会遇到调皮的孩子,应如何处置,提两条建议:一、定一定,让心静下来,切忌情绪一时失控,出现伤害孩子的言行。二、想一想,毕竟是孩子,咱都经历过,他们犯的错咱也有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想到此还会有什么火气?然后妥善处理,在这方面很多老师都有很好的创意,值得相互借鉴、启发。回到开头一幕:又一位女教师走向舞台,对孩子们肯定鼓励,谆谆善诱,霎时让人如沐春风,孩子也恢复了自信和主动,一遍遍排练做下来,非常成功。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指责和体罚种下的因是伤害,收到的果是怨怼;宽容和鼓励,种下的因是自信,收到的果是成功。成年人犹是如此,何况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在推动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如何定位?笔者认为要象《西游记》中的观音和如来,从不强迫命令,越俎代庖,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平时创设条件和环境,给予舞台和空间,让悟空们尽情地折腾,把才能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当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难时,就会出现在云端,指点迷津,化解危难。每当悟空们折腾得出了格的时候,又能及时提醒训诫,让他回到正道上来。唐僧一行如果没有观音、如来的庇护,难以成功达到西天;如果观音如来一路为他们保驾护航,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实施保姆式的教育,也成就不了一个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团队,如是而已。

老师们应该学习观音和如来。不知同仁们能不能同意这个观点,如果同意,就让我们共同来修炼佛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