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主干道路的功能是交通还是景观?


   这个命题,可能大家刚一看就会嗤之以鼻:“城市道路上的交通和景观功能,能够割裂开来吗?”,或者说:“城市道路上的景观主要是由道路边的建筑物和绿化构成,与道路没有多少关系!”。
但问题是,提到在城市主干道上通过建造高架桥来解决交通堵塞的方案时,最大的反对意见就是:“高架桥会破坏城市景观!”。
最终形成现在的困境:只能通过五花八门的行政手段来暂时减少城市道路上的车辆,不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问题。
其它方法如:
快速公交车道方案,由于公交车仍然需要在交叉路口停下来,节省的时间并不多。
地铁能分担一部分道路上的交通负担,但由于又能使远郊的居民也能够到城市中心区,即增加了中心区的交通绝对需求量,一增一减之间,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作用又有多少呢?
当代城市交通的根本矛盾是: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超过了交叉路口信号灯所能正常控制交通的极限。
因为任何通过人为的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都有一个极限。时下流行的“中国式过马路”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公交慢、地铁挤,大家除了买私家车外还有什么办法?
一、当代城市建筑已无景观可言。
无论是苏州的秋裤门,还是北京的大裤衩。其实都是现代城市规划对新建建筑在建筑高度、容积、绿化率等等进行限制后的必然结果。
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可能规划对它的限制相对来讲还少一点,而我们看城市的绝大多数其它新建的建筑,其形状无一不是呈矩形的状态!
这是因为矩形的容积最大的缘故。你还能在城市中新建的建筑群中看到上海外滩之类的建筑群吗?还能看到尖塔、钟楼。。。吗?
除了建筑的整体外观设计呈矩形,其细部如窗户之类,也无一不体现出这种追求使用功能最大化的设计思想,而不顾建筑对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很多建筑在近处看,并没有什么大的缺陷,但从远处看,问题就来了。
前段时间不是有人在网上贴图,某市的医院外立面看起来就象公墓。杭州市对西湖边的建筑的要求算是很严的了,可是你如果从西湖的两边往往东面方向看,就会看到一个显眼的建筑。一个大火柴盒内嵌入一排排小盒子。
我们再看看城市的高架桥、立交桥,其外观基本上就是灰蒙蒙的混凝土底子,连油漆钱都不愿意出。或许有专家会说“灰色是城市的基本颜色”。但根本原因则可能还是钱在作怪。
在立交桥、高架桥的柱、梁、板边上进行绿化覆盖真的很难吗?我看不见得。
况且,当城市的主、次干道已拓宽到6车道以上时,人的视力所及,还会注意道路对面的建筑景观吗?
二、当代城市功能区的细分,改变了人的生活习惯
其实,何谓“景观”?不过是外界的形象在人的脑海中所形成的印象,脱离了人,“景观”就毫无意义。
“富贵不归乡,犹如衣锦夜行”。城市道路上的景观再好,如果你心情恶劣,也无心欣赏。如果城市道路上满眼都是拥挤不堪的车辆,满耳都是噪音,你还有心情浏览街上的景致吗?
大同市大兴土木,用钢筋混凝土重建古老的城墙,真的会成为景观吗?真的会有人去欣赏吗?人们去长城,是通过历史留下的印记,去感受岁月的沧桑。
现代城市道路上没有什么景观可言,同时,现代城市道路上也没有多少观赏景观的人。
解放前,农村的人以进城作为接收新的信息,采购物资的唯一途径,进城逛街是娱乐的形式之一,而现在却是城市人以到农村吃“农家菜”作为消遣的方式之一。
改革开放前,城市道路及两边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场所之一,人们在路边晒太阳、交流、娱乐。。。而现在你在城市的主要道路上还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吗?
总之,当代城市道路的功能越来越细分,例如现在很多城市将小马路改造为步行街,成为人们游乐的场所。而主、次干道作用越来越单纯,通过全互通的高架桥、立交桥系统来进行大规模的交通输送。在这样的主干道上,沿街建筑要么是大型的商业企业,要么是大公司。还有几个人会悠闲自在的在人行道上漫步,看道路对面的景致?
当人们的主要生活区已移到公共公园、小区的公园、家里的时候,一个城市如果真的想要通过改善城市景观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只有增加城市公共场所,如大小公园的建设。
对城市道路来讲,现在需要关切的是城市道路的交通是否畅通,车辆噪音、污染空气是否减少。
 
三、西方国家的经历就肯定能成为我们的经验吗?
反对建高架桥的还有一个现成的理由:如果高架桥能够解决问题,国外的主要城市道路上早就高架桥林立了,为什么有些城市现在还要将已建成的高架桥拆除呢?
其实,真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办法拓宽道路来建造高架桥。因为沿街都是私人财产。市长、议员们为了选票也不愿得罪沿街的居民。
四、高架桥的作用能力有限,容易在进出口形成堵塞
现在建造的高架桥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能力有限,对整个城市的交通贡献犹如“杯水车薪”,大家都挤向高架桥,既容易在高架桥上形成堵塞,又容易在进出口形成堵塞。杭州市去年就不得不对南北向交通主要的高架桥:中河高架桥部分匝道实行封闭,来减少高架桥上的车辆。
问题的形成主要是道路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节点堵塞,整个道路就会形成堵塞。只有形成贯通的交通系统,减少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停顿的时间才能使道路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全互通高架桥、立交桥设想附图,有兴趣的可以浏览相关文章。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登录:团客网—www.11de1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