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考试变成“创作”


  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在不过平常的事了。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经过了多少考试呢?如果一年按30次计算,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是16年,所经历的考试就是480次。这恐怕还是最少的。考试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尺,但不是唯一的标尺,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中,考试的职能被夸大了,成为唯一的检验标尺与评价标准。繁多的考试,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造成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对教师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误导作用,如果不从考试要求出发进行教学,就会影响升学率,给学校和学生造成不良的后果。由于过多的、繁重的考试,导致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生们都在背书,不仅小学生在背,大学生也在背书,甚至连硕士、博士也在背书。“学习就是背书”,而不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这样的教育还有前途吗?

    考试必不可少,能否改变考试的方式呢?有些问题不在考试本身,而在考试的方式有没有问题。因此,我提出一种新的考试方式:就是把考试变成“创作”。把考试变成“创作”,就是要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把想到的东西说出来,把知识变成一种可以灵活转化的资源,把知识活化。这种考试方式,我在研究生教学中经常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在本科教学中也在运用,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我认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考试方式,可以在中小学教育中试行推广。

   如果在考试中运用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岂不是变得更加轻松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岂不是发挥得更好了吗?老师们尝试一下吧,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们也许会有一种全新的考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