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与社会


   什么金融,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股市与银行。确实股市银行是我国典型的金融市场,而且这两个主要的金融市场已经与国企之间形成了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一个畸形的三角关系而且至今还以这种形式存在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是畸形的发展,金融的发展作用之一就是加快资源的配置速度,降低配置的成本,提高配置的效率不过我们很大部分是反其道而行,遮盖了金融使他的作用没能很好的发挥出来而导致了资源的错配,今年的经济政策更是加重了错配的幅度,不说这些回到正题。

  

   金融就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他的发展解决了价值跨时间的储存与跨空间的转移问题,(那价值是如何评判的呢?个人觉得价值的判断不是以主观也不是以客观来做衡量的,而是在客观条件下人主观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评估。比如由于饥饿而濒临死亡,现在状态下的我们与刚吃完大餐摸着肚子的,对于一大碗牛肉面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饥饿的人可能会感激你一辈子,现在状况下的我们则显示无所谓的状态,而摸肚子的人可能与你拼命,这正是由于人在不同的客观环境下对事物的需求主观上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价值评判,这也正是计划经济的弊病所在)同时对未来的产品进行定价,比如期货的发现价格的功能,所以他的现值是由未来收益收益决定的,是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由过去的劳动成本决定的。顺便暂时先对马克思拍4个板砖-- 板砖一.他的均富理论有至少这几个缺陷:1.他没有详细讨论人的幸福来自何处,只是简单的假设经济平等了人就幸福了;2.没有解释人为何要进行不幸福的劳动,只简单假设人民拥有财富为自己劳动是不会缺乏动力事物,他没想到人们进行劳动是制造经济不平等这个幸福趋使的;3.经济平等与政治平等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绝对意义上的经济平等会造成政治上的严重不平等,而政治上的不平等反过来作用造成了经济的不平等,最后是都不平等,大家应该都是感同身受。 板砖二.唯物论至上,将唯心论打的他母亲都认不得了,其实如果没有唯心论整个社会根本不能运转,比如你去上班就是由唯心论在起作用。而唯物论是从客体出发去观察事物及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计划生育思维将人想象成为只吃饭不干活的怪物,就有了生只小猪GDP增加,生个人GDP下降,得出了个--人不如猪的结论,计划生育不明白GDP是由人去创造的,不说这些侮辱我们智慧的事情,呵呵。唯物论的研究方法就是先臆造出一个结论但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所臆造的结论自然千奇百怪了,所以主张唯物主义永远准确的往往又是违反常识最多的,会出现许多让人觉得不可思义,违反逻辑的东西,大家应该都见识过不少了! 板砖三:《资本论》的悲剧就是提倡人与人之间的斗争,阶级间的杀戮,而不是倡导权力制约,民主监督。伦理部分中不以人行为本身判定对错,却已人所处的阶级来判断人行为的对错,这个杀伤力心知肚明。 板砖四:《资本论》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劳动越多那么其价值就越大。不知道劳动不仅可以创造价值也可以毁灭价值,真正创造价值的是市场与创新。而且按这个理解下去,越是劳动越密的创造的价值越大,这是什么逻辑!? 总结:马克思一辈子没吃过猪肉(企业经营),没见过猪跑(工厂调研,与企业家交流),没杀过猪(经济活动,生活靠人救济),也没见过猪长什么样(与同行交流),却写出了一本《科学养猪》,教导别人如何养猪,以此法养猪,莫非真的有如此强悍的小猪能在此等卓绝的恶略环境下顽强的生存下去??? 有点离题了,主要是联想到这些情不自禁,马上回来!

  

   既然金融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那么彼此的信任与保证金融交易安全的制度就成为了交易能否成功的基础。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支撑不起金融的快速发展,但其实是以一种人格话的隐性形式存在,比如子女就是家长实现跨时间的价值投资价值转换的一个主要方式。而传统社会中都是以家庭,家族的形式聚居,都是隐性的金融往来,比如哪家人婚嫁,那么就拿些钱给他。哪家有时需要帮忙就去帮,其实这些都是隐性的金融交易,不过是以“人情”的形式存在罢了。这些金融交易由于都是本家人,那彼此的信任条件就有了一定的基础,那又以什么制度来保证交易呢?儒家的“三纲五常”这种等级制度就是支持这个交易系统的制度保障。不过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这种家庭的利益交换渐渐的被剥离开了,使家庭更多的是精神上与情感上的交流。而一直争论不休的孔子,其实争论的就是他的文化体系,文化的诞生必然是由于某种需求而生,同时也因某种不需求而死,只要这种文化被更优化更受欢迎的文化所取代那么这个文化的时代就完结了。而文化价值的第一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生存下去,第二才是对自由的需求与精神需求。当生产力低下时金融不够发达时或者说没有金融发展的物质基础时,人们愿意失去部分的自由来换取个体最大限度的生存,比如在远古时代就因为个体很难独立的生存只能聚居,在加强生存能力的同时丧失了部分的自由,一旦生产力足够高,金融发展足够强大那么继续牺牲个人权利,个人自由就没有什么必要了,社会文化与政治结构自然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也正是目前我国所面临的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而社会文化是涵盖在生产关系中的,随社会的发展社会文化也是不断的变迁的,简单形式上的文化复古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也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