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或评语(三)


这里是我对南昌大学2008级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三篇学位论文的看法,或者说是“鉴定”的评语,抄录在这里:
 
《徐宝璜新闻思想研究》(周翔)
 
中国有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新闻学及教程,自徐宝璜始。他将西方新闻理论系统地引入中国,又根据中国实际加以“中国化”,进而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可谓开风气之先;其影响源远流长,至今对中国新闻学的发展与实践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以此为选题,体现了作者在学术研究上的敏锐性。
本文从徐宝璜《新闻学》及相关论著入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个案分析等方法,较为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分析了徐宝璜的新闻思想,包括新闻的本源观、伦理观、人才观,新闻业的性质与功能,新闻采编思想及经营管理理念等,并对其新闻思想的形成及演变进行钩玄提要,对其新闻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客观评价,由此见出作者在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学术问题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建议将论文中的“4.1徐宝璜新闻思想的特点”单辟一章,以强化其新闻思想的特色。
 
《海峡两岸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吴晓娟)
 
新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在加强理论性课程教学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及开放度,是新闻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紧紧围绕课程体系这个新闻教育的核心而展开,充分反映出作者的“问题意识”。
相比于中国与外国(欧美等)新闻课程体系比较,大陆与台湾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同属汉语言文化系统,因而更显出本文独特的视角。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着重就两岸新闻课程体系的目标、内容和过程进行比较研究,既揭示其共同的特征,又指出其存在的差异。尤其是第4章“结论及启示”,立足于大陆新闻课程体系的改革,分析了大陆方面的不足,以及在这个方面台湾可供借鉴的经验,有一定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在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践课题上具有较好的能力。
建议对论文中的论点作进一步的提炼与完善。
 
《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实证研究》(吴秦岛)
 
中国国家形象是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具象化表征。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增强,并由此引发一些国家无端猜测与不安的情况下,中国究竟以什么样的国家形象展示于世界,是当前亟需思考与探讨的重大课题。本文在选题上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其价值在于对媒体如何塑造、传播国家形象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本文在从政治(外交)、经济(商业)两个方面分析“国家形象”功能的基础上,从传播与受众的关系入手,通过对英文版《今日中国》2007-2009三年共36期杂志的个案,对报道的选题与选材、内容倾向性、传播技巧、传播效果、图文运用、正负面报道的比例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系统的分析,揭示了该刊的特色与成功之处,指出了报道中的问题与不足,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相关策略和基本战略。由此亦可见出作者在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建议将论文中的“2.5”节调整并入“2.4”节,以精炼论文枝干。
                                                                                                (2010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