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子巨头持续巨亏,引发新一轮媒体唱衰,但断定日本电子业行将崩溃还为时过早。目前的衰落主要限于产业链终端领域,在产业链核心环节,日本仍具有牢固的竞争优势。日本在终端领域能否崛起,根本在于日企能否对僵化封闭的体制氛围进行改革。
近日,松下、索尼和夏普等日本电子业巨头陆续发布本财年第二财季报告(截至9月30日),财报显示三巨头均未能扭转持续多季度的巨亏局面。其中,松下将全年营收预期下调7%,净亏预期增至7650亿日元;索尼也连续七个季度亏损,第二财季净亏155亿日元;夏普则在4-9月的半财年内就巨亏了3876亿日元。
为此,“日本电子业沉没”成为各媒体报道的关键词,路透Breakingviews专栏作家彼得-塔尔-拉尔森以“死亡漩涡”来描绘日本电子企业的窘境,并断言“鉴于日本电子企业要面临更多亏损和进一步业务重组,他们没有多少希望能东山再起”。
《华尔街日报》也形容称,“如今的日本电子业巨头像行星撞击地球后的恐龙那样轰然倒地”。另有不少评论认为,日本电子业已进入全面衰退期,正加速走向“死亡之路”,甚至整个日本制造业都将在越陷越深的泥沼中“全面沉没”。
的确,自2008年陷入全线溃退,2009年逐渐淡出世界家电市场角逐之后,表现极为糟糕的财报让人不得不担心,江河日下的日本电子业将何去何从。但一边倒的唱衰论调恐怕与事实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乖离。
事实上,目前断定日本电子业行将崩溃恐怕还为时过早。在观察日本电子产业时,不仅要看到其日渐衰落的一面,也应看到被衰落掩盖着的艰难的产业转型,这些被隐藏起来的隐形实力犹存。日本电子产业未来走向如何,关键在于日企有没有勇气实现自我体制上的革新。
日企患了“荷兰病”
笔者在与日企接触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的一点是,陷入低迷的日企几乎毫无例外地存在一个问题,即曾经让他们无比辉煌的发展模式如今已变得不再奏效,但尽管如此,这些企业仍摆脱不掉体制惯性,在对体制的根本性改革调整方面,显然是步伐迟缓的。
日本被誉为“工匠国家”,日企的产品长期以来都以质量和性能致胜,他们形成的经验就是“货好不愁卖”。但不经意间,市场的参与者与规则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全球市场正从发达国家移向新兴国家,雷曼危机之后,全球市场的转型更是处于加速中。固守过往成功经验的日企,正逐渐被顺应新时代潮流的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穷追猛赶。
比如,拿传统的电视机领域而言,日本电子业巨头仍坚守这一业务,但显然优势早已被大打了折扣。
11月6日,笔者应邀参加了索尼日本总部的产品展示会,提前体验了其最新研发并即将投入中国市场的索尼4K电视,从产品研发负责人到索尼高层均坚信,“只要进行详细比较测试便知,与其他公司的产品相比,索尼产品在质量、性能上仍居上乘”。
现场的演示也的确如此,只是笔者略感困惑的是,消费者在卖场中选购电视时,是否会如此详细地盯着其他商品详加比较呢?此外,近17万人民币的售价(日本预售价168万日元,中国预售价为16.99万人民币)是否会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又比如,索尼试图将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四项使用显示屏的业务结合在一起,向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体验。但是,如果凑不齐“四屏”,这种体验就会大打折扣,如此一来,除了索尼铁粉之外,谁还会这样选购商品?
事实上,这样的情形不仅索尼独有,在日本各大巨头电子业均普遍存在。这些企业不但具有“大企业病”的特征,而且出现了“荷兰病”倾向,即当某一项东西非常有优势时,反倒可能成为其自身最致命的弊端。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成功经验”,恐怕正成为日企实现创新和自我突破的瓶颈。
终端虽衰产业链优势仍存
但是,是否可以据此认定日企将“全面沉没”呢?显然还为时过早。
首次,我们在分析日本电子业时,应将B2B业务与B2C业务加以区分,不应混为一谈,前者主要是部件、材料、生产设备等的交易,后者是面向消费者、经营消费产品。
耳熟能详的松下、索尼等基本上做B2C业务。在这一块,日本企业曾经凭借对高端精密制造能力的掌握而颇具竞争力,但目前来看,日企除了在相机、摄像机、打印机等仍以精密制造为主的终端领域继续领先外,在其不擅长的数码化、智能化应用创新终端,显然已被苹果等企业大幅超越。
但是,终端、IC元器件、材料、精密设备等共同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电子产业链,日本电子业在终端是失败的,并因此影响到了其在IC元器件领域的竞争力,但在更为上游的材料和精密部件设备环节,日企的优势地位仍牢不可动。这一块是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也已成为利润最丰厚的环节。
如果单看终端领域,三星赶超索尼的速度令人惊叹,在整个终端成品市场,韩国企业的份额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韩国对日本长期的贸易赤字,而总赤字的约60%发生在材料和精密部件的进口方面。三星、LG等大企业产品制造所需的核心材料、核心零件基本上是进口自日本。
再比如,媒体甚为关心一个话题,即“索尼为何败给了苹果”。的确,从手机终端产品来看,苹果正席卷全球,索尼不能望其项背。
但实际上,苹果对日本零部件的依赖程度一直居高不下,iPhone中从日本采购的零件占其总成本的34%。东芝产的NAND闪存、村田制作所的新版蓝牙/WLAN模块等都是iPhone的核心部件,AKM旭化成半导体、尔必达等日系厂商都是苹果的重要供应商,苹果近70%的被动元器件采购自日本。高端音圈马达零件则只有日本才有,没了它,iPhone摄像头就无法运作。
过去的媒体过度关注电子产业的终端产品领域,而忽视了其他环节。如果说索尼、松下、夏普等公司是日本电子业的“脸面”,其核心的“心脏”则是一大批从事B2B业务的企业,他们主要负责全球产业链中高端部件、设备的制造,人们并未感觉到其存在,但其生产的部件隐藏在众多成型的高科技产品中。
此外,持续的巨亏压力正迫使日本电子业巨头开启产业调整之路。在加强资源整合的同时,它们正在低调地觊觎另一个带动电子业扩张的新时机,即以智能城市、智能电网为首的智能产业。
东芝和日立已于10月份向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提议设立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日前已获批。这是智能电网领域首个以日本为主体设置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日本被选为负责运营的国际干事。
日企急需体制革新
可以说,日本企业和日本社会仍保存着足够的技术研发底力,这些犹存的底力或许是日本电子产业在终端领域衰而不亡的最后一线希望。但是,要想在终端领域重新崛起,不但需要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加快研发三星等新兴电子企业尚未全面着手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更应在创意上、以及与文化开发相关的领域倾注更大精力。
当然,悖论在于,这恰恰是日本企业最拙劣的领域。对于日企自身而言,必须尽快进行根本的体制革新,让“体制服从战略”,而绝非“战略屈从体制”,若为了保护陈旧体制,而“量身定做”企业战略,最终将难以摆脱“荷兰病”,并在“大企业病”的双重折磨下,导致体制和战略双重失败。
比如,对于曾经带来成功、并被誉为日式经营“三件神器”的年功序列、终身雇佣和企业内工会等体制难题,日企的改革力度仍极为不足,这种僵化封闭的体制氛围无疑抑制创新。当然,正如日本著名经济学家竹中平藏所言,“日本未能产生苹果公司的根源在于国家规制缓和不足”,离开了国家层面的配套改革配合,日企自身的体制革新也将难以成功。
唱衰日本电子业还为时过早
评论
编辑推荐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