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要理性、积极的竞争


  一个多月以来,由于被指是日资背景,方便面企业康师傅销量下滑、股价下挫。面对这种情况,康师傅向一些地方的工商部门进行了举报,同时也向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门进行了举报,并指责同为方便面生产巨头的统一集团借“钓鱼岛事件”引发的反日情绪,在幕后指挥这些抵制活动,涉嫌不正当竞争。10月31日,统一集团新闻发言人回应称:“对于外界的传言,我们不知所云,也不会加入口水战。”

  目前,国内方便面市场竞争激烈,2011年方便面的销售量较2010年下降了1.9%,方便面单品的净利润也在下滑,康师傅新闻发言人陈功儒曾透露,一盒碗装方便面的利润只有8毛,利润率仅为21%。在产品利润率不佳的形势下,企业只能通过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方便面行业的集中度很高,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白象这四家占据了80%的市场。由于市场已经成熟且集中度高,在很难继续做大蛋糕的情况下,市场竞争更多地带有了零和博弈的味道。

  于是,占据40%左右市场份额的康师傅就首当其冲地遭遇攻击。

  仅从效果看,在中日之间爆发钓鱼岛争端的微妙时刻,声称竞争对手为“日系企业”,借助部分民众“抵制日货”的诉求,的确能打击对方的销售,从而提升自己的份额。在今天国内市场上,类似行为并不少见。虽然某种程度上讲,市场中的这种激烈撕咬是推动形成更好的消费者福利的路径——两个魔鬼的撕咬好过一个垄断的天使,消费者能从争斗中得利,但有担当、有远见、讲求社会责任的企业,不会采用这种营销手段,因为事情败露后,最终会伤害自身品牌美誉度和长期竞争力。

  指称康师傅和统一为日资企业,暗示方便面行业资本大多数来自日本,中国的方便面行业就掌握在日本人手中,似乎这样一来,不但行业随时会受损,吃进肚子的方便面也变得“带有敌对情绪”了。有媒体就以这样的话语描述方便面行业的资金来源现状:“整个方便面行业几乎被日资控制的现状也暴露出来。”仿佛这是日本人偷偷进行的一项阴谋。

  其实,厂家的资金情况,一般消费者并不关注。在国际化大分工的情况下,各国资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非常正常。据业内人士消息,康师傅并不是方便面行业日资参与投资的唯一案例,日本日清株式会社也参股了今麦郎食品,目前将近持有一半股份。甚至别说方便面厂家,就连建设银行、中石油这种巨型上市企业也有海外资本参与,这对国家经济和行业安全并无危险。资本本身是中性的,仅着眼于利润,方便面行业的现状本身就最好、最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康师傅的母公司顶新集团,与其竞争对手统一集团,一直是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食品老大。这对缠斗十数年的冤家,并未因同为台资就协同行动、共谋利益。二者之间的激烈竞争,本身就反证了所谓日资指控的无聊。

  遗憾的是,这种低级无聊的抹黑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效果,某种程度上也源于消费者群体。消费者也应反求诸己,保持成熟心态。厂家毕竟求利,而消费者就是最大的商业环境。消费者不成熟的心态会引致市场更不成熟的、不顾底线的迎合。现状是,在不成熟的消费者群体中,这种抹黑战术往往很管用,这就可能导致类似低级竞争手段的大面积扩散。显然,这不利于一个健康商业环境的打造,最终可能损害消费者利益。

  有操守、有抱负的企业,应该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循着积极的方式进行营销。从长远看,这也是唯一的取胜战略。良好的产品、积极而妥帖的营销,自然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那些抹黑的营销方式,虽能逞一时之强,但最终会伤害企业的长期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