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震颤


  女人的温暖是一种气质,或许与生俱来,但更多的是岁月的磨砺,而女人本该是制造温暖的精灵,弥漫在她们身上的那些情愫,丝丝缕缕,都可以拿出来悦人悦己。女人的温暖气质,绝对不是一杯热茶一朵玫瑰那样狭义,它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小情小爱,更是一种状态、一种格调。女人独有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叫作:尊重内心、不俗不媚、宽容随和、通情达理。如果和以前比较,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原因是我的人生内容丰富了,我以前是一块新鲜的牛排,现在还是,但却是经过好厨师---岁月精心烹饪过的牛排。即使成色再好的牛排,在中国人这里,都不敢生吞活咽。于是,中年的我,赏心悦目,“秀色可餐”。真的很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随遇而安、遇事不急不躁,有思想,有理想,有理性,很幽默,敢自嘲;会为爱的人甘于放下身段,但除此之外,可以自由到不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有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每天都在进步,但不再期待别人的夸奖。出则风起云涌,入则贤良安端。大场面司空见惯,小日子恬静平淡。情感上拿得起放得下,你希望我多爱你我就多爱你,你希望我保持多远的距离我就默默离开。而且即使独自一人,我都不会有寂寞孤独自怨自怜。我还理解了爱的基础是友谊,因为,爱的下面首先是个友字。我敢于面对未来所有的风浪,也不怕负担周围所有爱的人,无论是经济还是情感上的依赖,我愿意付出,不计较多少,且把周围我爱的人的幸福当成是幸福的基点。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岁月让我像红酒一样沉淀缓释余香。其实我也相信,再过10 年,我一定会更好。而相貌的改变及岁月的创伤真的越来越不重要。现在,也不会再妄发同情老年的呓语了。可看到:

  【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上完厕所,没有冲水,便笑眯眯地看着身后长长的队伍,向门外走去。她身后的一个年轻女子,蹙眉看着用过的厕所,回头嘟囔了一句,“真没素质!”而那老太太,始终笑眯眯地,穿过异样地注视着她的人群,一路走出去。行至门口的洗手台处,她打开水龙头,开始洗手。她先用水接连冲了四五遍水龙头,接着将脸凑过去,用手捧了水一遍遍地漱口。接着又开始清洗水龙头,这一次,冲洗了至少有十次,然后再一次漱口,洗手。这样的动作,持续了大约有十几分钟,直到她身后的人,开始抱怨,指责,甚至有人不耐烦地骂出声来:“在洗手间不知道冲洗,跑到水龙头下倒是洁癖起来了,真是神经有毛病!”她仿佛不自知,不紧不慢地,在镜子里看着后面排队等候洗手的人,脸上依然有淡淡的微笑。大约又过了几分钟,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走过来,看见洗手间旁边挤满看老太太洗手的人,即刻红了脸,如芒在背似的,低着头把还在洗手的老太太拉出了人群。他压低了声音说:“咱别在这儿让人笑话行不行?”而这个显然是有轻微神经障碍的母亲,则抬头看着自己的儿子,依然不说话,但神情里,却已微微有些忧伤。

 有一个卖山东煎饼的男人,大约五十岁的样子,穿着朴素,每日都在傍晚的大风里,站在拐角处,等着学生来买他的煎饼。他有一个儿子,在附近一所学院读自考的本科,尽管前途未卜,但他还是为能够供儿子到大城市来读书而感到骄傲。偶尔他的儿子过来,是个言语不多的男孩,只站在父亲旁边,帮他收一会儿钱,再找些理由,说回校学习,便匆匆走开。男孩的身影同样地瘦削、单薄,有着与父亲一样对于这个城市的疏离与惶惑。只不过,男人对于儿子,有浓浓蕴蓄的温柔;而儿子对于父亲,则始终像是隔了一层。男人的生意,并不时时如意,常常就有整顿市容的城管,开着车,没收他违章的摊子。几乎每一次,男人都会做一只逃窜的老鼠或者小兽,推起车子,与几个同样摆摊的小贩,一起沿着黄昏的马路飞奔。一次,城管又搞突然袭击,男人手忙脚乱地将东西随便一收,便与几个小贩一起,沿街飞奔起来。但行出去几米,他便猛地回头,朝站在原地的儿子喊,“快回去学习吧,我一会儿就回来了。”他儿子看着身旁开车追上去的城管,又羞愧地扫一眼周围观看这一场追逐的路人,很匆忙地,掉头走开了。他做煎饼的炉灶与三轮车,已经被没收掉了。但他并没有抱怨什么,也没有离开这个城市,而是在儿子学校门口的一家饭店打工,继续为儿子挣学费。】

  

  如果有时间让我心痛,我会说:人生在世总有烦心事,要活下去必须靠自己,无论有多么危险,没有人会替你买单!如果有机会让我选择一个城市终老,这个城市一定要丰富。生命太短,最没有意义的就是不情愿的重复,所以人生第一要义不是天天幸福,而是天天不烦。喜怒哀思悲恐惊,酸甜苦辣咸麻涩,都是人生经验。  http://www.chinava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