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疆的天更蓝气更爽百姓更幸福
李华新
投资44.5亿元实施16个项目治理大气污染、投资50亿元改造36个棚户区……在1月6日召开的乌鲁木齐市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谈到民生,自治区党委常委、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朱海仑和乌鲁木齐市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异口同声:今年仍是乌鲁木齐市的民生改善年。(《天山网》120108)
在蓝天碧日下的新疆更加具有富民安居的特点,你不能想象是一个灰蒙蒙的环境下的那种生活,因为这样的一种环境和小康生活也是使得人不开心的。,因此说,民生的事情很多, 吃、住、行、文化、娱乐、就业、保障都是老百姓关心的大事,今年乌鲁木齐市要做的民生大事也是一串串。
乌鲁木齐市要加强粮、油、肉、蔬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储备能力建设,完善蔬菜直销点运行服务机制,保障市场供应,减少流通环节,增强政府调控市场能力,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乌鲁木齐市把所有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院落)纳入服务管理范围,实施建筑维修、管网改造和卫生整治工程,今年完成100个小区100公里供热管网改造。
完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启动乌鲁木齐文化美术馆、博物馆、城市规划展示馆、体育馆、图书城和大剧院等“六馆”规划设计工作,争取早日动工。
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各项社会保险净增23万人,落实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正常增长机制,保障中低收入群体基本收入水平。
可是今年的乌市要把污染的治理花这么大的气力,投入这么多资金来还百姓一个蓝天气爽的环境,似乎是更热、让人感到政府的一片爱民之心的水平了。
今年,乌鲁木齐市还计划投资44.5亿元,实施16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新(续)建换热站26座,拆并改造分散燃煤锅炉5000台,新增热电联产面积300万平方米,对30家大气污染超标单位实施限期治理和脱硫除尘改造,全面启动燃煤电厂脱硝工程。实现减排二氧化硫6000吨,氮氧化物1500吨、氨氮500吨。
这些污染物在天空中飘荡中,给人的感觉的确是不好的,但是和那些有形的政绩相比,天气气爽的感觉,正是说明了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而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也不是对污染不去管,而只是建设高楼大厦,而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好的环境,更是宜居之城。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