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托罗姆比罗姆尼更像总统
——美国大选之共和党初选观察
热闹的美国大选又拉开帷幕,共和党首开纪录,罗姆尼以微弱优势赢得初选,但对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最后角逐却影响不大。
共和党本次初选似乎采用了与论资排辈相反的逻辑进行筛选,凡是在华盛顿供职年头越长的,就会名落孙山,凡是离华盛顿圈子越远的就会高票当选,看来这都是金融危机之下,人们早已精疲力竭而出现普遍的审美疲劳惹的祸。
金融危机期间,连政界人物的看好度也按照反逻辑论长短,美国民众对于谁当选已经采取听其言而反其道而行之的态度去应对。一旦有人新奇出众抑或是令人耳目一新就会立马招来一片喝彩声,名不见经传但却后来居上的桑托罗姆就是最好的例证。
罗姆尼惨胜桑托罗姆对于一位资格相对雄厚的政界人士来说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好消息,对于这一点,罗姆尼心知肚明。罗姆尼远超其他候选人说明他的经济专长被选民所看好,而绝不是他作为共和党人所擅长的好斗的政治特性。金里奇作为共和党的大人物之所以大幅度地败选,就因为他原有所背负的历史政治包袱实在太沉重。加之他原来的咄咄逼人的政治风格让选民们对最近两年来国会山上的两党恶斗实在是忍无可忍。当然,罗姆尼财大气粗,自个就能完全应付大选经费的支付,不用别人到处求爹爹告奶奶地筹钱也是其赢得初选的原因之一。
但是,美国大选的历史逻辑往往是并不按照简单的推理进行,当年洛克菲勒参选总统,那也是一位更加知名的财大气粗之人,但却没经过几轮就被淘汰出局,最后只能屈居副总统之职参选。至于经济专才是否有利于参选就更加没谱,美国人的判断标准随时都在变,特别是现在处在金融危机是否已然复苏的节骨眼上,没有人可以在这个谁也摸不准的时刻就断言罗姆尼就一定能扛得住。
罗姆尼的面相更像是没有太多的喜剧明星的色彩,美国民众历来就有喜好这种类型嘴脸的人来当自己总统的娱乐癖好。估计他们觉得这种人更加直白而少有老奸巨猾,看上去可以使白宫政治更加透明。比如里根总统,,再如克林顿总统,更如喜剧色彩溢于言表的小布什总统都属于这种脸谱。
为共和党胜选计,选出桑托罗姆去挑战奥巴马应该会比选出罗姆尼更加有把握,桑托罗姆的新面孔和喜剧色彩无论哪一条都比罗姆尼强得多,喜欢简明扼要的美国共和党选民们干嘛非得要舍近求远而不删繁就简呢?当然,不能一肥遮百丑。倘若桑托罗姆确实年轻有为,而且他还确实浑身干净而不被人挑出毛病来,那么他将被一路看好,而且会越走越好。而相比之下较为拘谨的罗姆尼就要越战越勇才能扛得住桑托罗姆的愈益增强的挑战,不然,干不过几个回合就会掉下来,惯于起哄的美国热闹的大选是没有温情可言的。
共和党在国会山上的斗争中与奥巴马斗得两败俱伤,明智的共和党国会领导人约翰·伯纳没有介入本次选举,他背负着与奥巴马共享的骂名呆在角落里就等着民主党在总统大选中再次大出血咯。可罗姆尼与桑托罗姆却没有这样的包袱,他们之间竞争的是看谁更像是与华盛顿政治恶斗无关的清白人士。
观察美国的大选一定要看民众的情绪与意愿倾向,美国经济现在到底复苏没有?根本就没有人说得清。年底年初的圣诞采购的惯常高峰使购买力上翘并不能说明美国经济从此步入上升通道。一旦美国经济反复筑底并将出现在底部区域漫长运行的征兆,性急的美国民众是不会照顾任何人的政治前途的。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对于全球经济的整体复苏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而它对于奥巴马的政治行情来说就犹如雪上加霜。
但是,奥巴马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倘若共和党在它的整个初选的自相残杀的过程中拼杀得过于惨烈,让美国民众又看见了一场如同与国会山上相似的恶斗的话,那么联想能力超强的美国民众就会又想起两年来令人几乎疯掉了的两党纠缠与恶斗中共和党的不依不饶的臭德行,那么共和党人就会出现一边倒向更加保守而争议较少的候选人去与奥巴马再战它几百个回合。
共和党人应该汲取茶党在国会选举中异军突起的政治教训,尽量少把互揭短处的恶斗习惯贯穿在本党的初选之中。虽然奥巴马被并不是由他惹的金融危机之祸水弄得千疮百孔而形象受损确实有点冤枉,但如此也好让政商各界众叛亲离的奥巴马顺利地腾出位置来让共和党人再显身手。如此,对于美国来说其政治成本最低,对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舒缓来说也少些折腾。正如最近几年来世界变化趋势所表明的叵测难料的趋势那样,天意并不以计算为转移,充满变数的美国大选到底要给全世界带来什么,虽然确实值得关注,但其结果也只有天知道。
老夏
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