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民币汇率及国际化展望
记者: 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值超5%。结合今年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主流观点认为人民币仍将升值,但升幅将缩窄,您预计今年人民币升幅将达几何?有声音认为,随着短期流动资金流入压力减轻、贸易顺差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步减轻,您怎么看?
赵庆明:我预计今年人民币对美元仍将呈现升值走势,全年的最大升幅有可能达到或超过5%,即存在进入到6以下的机会。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连续3年出现回落,今年的货物贸易顺差仍将继续收窄,但是双顺差的局面还没有改变,双顺差的规模也未必能有大的改观,并且人民币外汇市场处于发育初期,缺乏深度和广度,市场预期容易出现一边倒,人民币升值压力还与发达国家的施压有较大关系,因此,综合来看,今年人民币升值压力未必就轻。
记者:从2011年11月底开始,人民币即期交易价连续触及每日交易区间下限,日间波动加大,较2008年金融危机时波动更剧烈,但此间中间价依旧保持升值态势。在汇改六年后,有声音认为今年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您如何看待?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于如何完善,您有何建议?
赵庆明:理论上看,一种高估或低估的货币汇率在向均衡汇率回归的过程中,越接近均衡汇率状态,双向波动性会越显著。2005年7月21日启动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已经累计升值已经超过30%,应该说,更加逼近均衡汇率区间。但是在当前仍然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仍然坚持自主性、可控性、渐进性三原则的情况下,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不仅取决于央行基于宏观经济判断而要实行的货币政策,同时,也无法忽略外围市场和国家对人民币汇率施加的压力。我个人早就倾向于人民币汇率实现双向波动,但是在汇率制度以及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没有根本改革的情况下,盼望实现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仍然困难。至于如何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我认为根本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如果仍然是大规模的顺差,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就不可能落到实处。
记者:去年人民币在NDF市场的剧烈波动,并未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目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蓬勃增长,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逐步深入发展。但诸如汇率、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顶层设计、改革尚未完成,您觉得今年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会有何措施?同时,会带来哪些风险?
赵庆明:去年人民币在NDF市场的剧烈波动,尽管没有影响到官方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进程,但是我们也看到人民币在外围尤其是香港受欢迎的程度是在下降的,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增长也出现了停滞。从国际货币的基本功能看,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政策均已经推出,我个人感觉今年出台关于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重大的政策措施的可能性不大,应该主要是补充和完善既有的政策措施。当前,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份额还不大,在境外的存量也不大,尽管会不时产生对人民币国际化不利的事件、言论或预期,但是都不可能带来较大风险。
记者:去年四季度,伴随人民币升值预期下降,跨境资金流入的压力也在减少,个别月份甚至出现了外汇占款负增长,银行代客结售汇也出现逆差。您认为这个趋势是否可以持续?您预计,2012年,央行在货币政策尤其是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工具上会有何举动?
赵庆明:这种外汇占款负增长、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的现象应该是短期的、阶段性的,我个人认为拐点还未出现,这个现象不大可能成为趋势。如果外汇占款负增长较多,或者持续的时间较长,存款准备金率就存在相应下调的可能和必要,因为当初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对冲外汇占款的增加。如果外汇占款减少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当然有必要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因应外汇占款的减少,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稳定。当然,央行到底是采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公开市场操作、抑或是二者同时采用,一方面取决于外汇占款变化的规模,二是取决于央行对这两大手段的偏好或取舍。 我个人预测存在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但是到底有几次还要看实际情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