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皮肤与直肠粘膜相连的地方,形成了一条像锯齿状的线,叫做状线(简称齿线)。齿线是胚胎时期原始直肠的内胚叶与原始肛门的外胚交接的地方,上下的组织构造不同,85%以上肛门直肠病都发生在齿线附近,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1)齿线以上是直肠,肠腔内壁覆盖着粘膜;齿线以下是肛门,肛管覆盖着皮肤。齿线以上的痔是内痔,以下的是外痔;齿线以上的是息肉、肿瘤附以粘膜,多数是腺瘤,以下的肿瘤,附以皮肤,是皮肤癌等。
(2)齿线以上的神经是植物神经,没有明显痛觉,故内痔不痛,手术时是无痛区;齿线以下的神经是脊神经,痛觉灵敏,故外痔、肛裂非常痛,手术时是痛区,凡是疼痛的肛门病都在齿线上。
(3)齿线以上的血管是直肠上血管,其静脉与门静脉系统相通;齿线以下是肛门血管,其静脉属下腔静脉系统。在齿线附近门静脉与体静脉相通。
(4)齿线以上部淋巴向上回流,汇入盆腔淋巴结;齿线以下的淋巴向下回流,经大腿部汇入腹股沟淋巴结。所以肿瘤转移,齿线上向腹腔,齿线下向大腿根部。
(5)齿线是胚胎内、外胚层碰头会师的地方,所以几乎所有肛门、直肠先天性畸形锁肛等都发生在齿线。
齿状线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