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少有科学家——或者甚至是极少公众——会质疑主要由于遗传影响的一般认知能力的存在。一项对2000位父母和教师所进行的调查中显示,在智力的来源问题上,超过90%的人同意天生(遗传)至少与培养(环境)同等重要。
智力的研究已经超越了“天生还是培养”的问题,而是开始探讨“如何”而不是“多少”。例如,我的团队发现,遗传对智商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变得更为显着。在对来自四个国家的11000对双胞胎的研究中,我们最近发现,智商的遗传从童年(约40%)到青春期(约55%)到青年阶段(约65%)线性增加。这是为什么呢?没有人知道答案,但我的猜测是,答案与所谓的遗传型环境(genotype-environment)有关:当孩子长大时,他们越来越多地选择、修正,甚至创造他们自己的经验,部分以他们的遗传倾向为基础。遗传上趋向语言表达能力高的儿童可能选择进行更多的阅读,增强了这些技能。
我们还发现,同一套基因影响不同的心智能力。影响言语能力——如词汇和流利表达——的基因与影响非语言能力——包括空间想象和记忆——的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基因。
虽然这些发现对教育政策和实践有深远的意义,但教育领域尚未开始认真对待智力的本质。遗传并不意味着不可改变。尽管如此,遗传差异的普遍性表明,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作用。不是把这作为对抗儿童遗传差异的一种方法,了解儿童在“如何学习”和“学到多少”方面存在遗传差异,教育可能会从中得益。了解智力的本质与目前个性化的教育趋势是一致的。
寻找遗传对智力的影响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教育最好的学生上,而忘记了其他人。该发现可用来支持“为遗传缺陷儿童投入更多的资源”的观点。知识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但假装不存在人类差异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智力的本质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