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之觞——银鹭入巢


    如果把国有企业看作是“政治”,那民营企业就是“经济”;

       民营企业之殇,国之殇。

                                                                 ——张海勤

  中广网北京9月5日消息(记者唐明)据经济之声报道,记者从银鹭集团了解到,世界食品巨头雀巢公司收购厦门银鹭公司60%股权案已正式通过商务部反垄断审查。目前这一交易还需要进行一些股权变更方面的手续,原银鹭总裁陈清渊将出任新合资公司董事长。业内专家分析雀巢大肆收购正是看中了国内消费品市场的高速增长。



  银鹭是福建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也是典型代表。在福建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是以这样的草根形式起家,从而形成一个产业区。银鹭被雀巢收入囊中,除了报道中所说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之外,国内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不够或者支持的虚假繁荣有直接的关系。国际环境主要是欧美政治局势不稳/经济复苏乏力,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快消品市场,最具潜力/最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全球投资的重点和热点。雀巢作为跨国公司,凭借着丰富的国际经营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攻城拔寨成为其战略的重点。在收购一系列的国内企业之后,特别是快消品类企业,福建最好的民营企业/全国最优秀的民营企业之一——银鹭也被其战略俘获。

银鹭公司1985年-1989年,原名同安县新圩兴华罐头厂,后改名为厦门同安区同茂工贸有限公司,位于厦门同安区新圩乡马塘村(现名银鹭工业园区)。是由马塘村陈氏五兄弟共同创立,以马蹄罐头手工作坊起家,后来发展成为生产和贸易共存的模式,最后发展成为银鹭工业集团公司。其目前亚洲最大的八宝粥生产线仍然是国际一流的生产厂区/其设备大都是欧美/台湾/日本生产,具有相当高的自动化、先进程度。目前,银鹭主要是罐头/八宝粥/饮料/饮用水等系列产品。到目前为止,其所在地马塘村早就是企业的员工,陈氏兄弟早就把周边几个村子合并到其银鹭集团规划之内,并以自己员工的福利待遇给予养老保障。

银鹭在福建这样的经济发展非常具有个性化及活跃的地区发展起来,但是很多年始终处于一种无法大发展的局面。从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到今天,始终无法突破福建地方性企业的命运。从银鹭的基础设施来看早就具备了国内顶尖企业的基础。一些大型超市/知名品牌大都会选择在银鹭代工,银鹭自己的品牌也早已经在全国销售,但是始终不能够走到行业的乃至快消品的领导地位。

银鹭公司是我最敬佩的公司之一,其人性化的管理/宾至如归的热情/先进严格的管理风格/严谨朴实的职工作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展到今天,银鹭从某种意义上已经不是民营企业,她至少应该是福建省的一家“国有企业”。从厦门的骄傲、到福建的骄傲,到国家领导人的光临,都说明银鹭应该享有和国有企业同等待遇的国家政策,而不仅仅是民营企业是国有企业的有益补充。在福建还有一家企业全球知名——福耀玻璃,这家企业的老板是海外闯荡归国的创始人曹德旺。福耀玻璃早已经摆脱政治的束缚,或者说早就融进政治的领域,因为曹德旺家族兄弟有人是福建省的领导。虽然不等于说福耀玻璃有政府的特别扶持和庇护,最起码说明福耀玻璃可能有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乃至真诚合理的扶持。另外,还有北京的汇源果汁,商务部否定了可口可乐收购计划,说明民营企业的汇源果汁也有“国有企业”的待遇。在天子脚下的汇源果汁,秉承了民营或乡镇企业的管理做法,成功的突破了民营企业势单力薄的资金窘困和适应了政治的政策的束缚,成为全国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但是在可口可乐收购失败之后,汇源果汁除了推出“果汁果乐”给人眼前一亮之外,其他的方面可以说是屡出昏招。收购冰红茶的鼻祖旭日升就是明证,这大大削弱了汇源果汁品牌的凝聚力和美誉度,汇源果汁有可能被这个烂枣噎住。

“企业之友、服务型政府”这个口号已经很久了,但是政治似乎仍然是政治,而且政治似乎有“怕事”的倾向而增加了监管。在政治坚强的同时,政府的服务也变得有条件。从房地产的调控来看,政治的控制力明显在加强,从政府官员的口气看出,政府完全能够控制行业,只不过是政策取向不同而已。国进民退这几年也是在争论中不断推进,微博是一回事,收购又是一回事。微博继续吵吵,收购继续进行。有政府高官出来警告新浪微博,要加强监管,乱说话有可能……。中粮吃掉蒙牛,曾经被视为民营企业叛徒的牛根生从国有伊利赌气出来自我“标榜”了十几年,最后还是被中粮收入摩下。这是偶然?肯定不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一切偶然都是长期积累的必然。蒙牛的折戟势必由其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所致。

银鹭/徐福记等国内知名品牌即将成为外资的品牌,太多的国内优秀民营企业品牌成为外资猎物,这有点似曾相识,那就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有企业一些品牌被外资恶意收购。难道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GDP全球第二的中国,今天的品牌仍然要让外资企业去圈养吗?银鹭/徐福记即将披上外资的婚纱在中国大地继续“人生”的另一段旅程;汇源果汁长此以往再次被收购是必然趋势,或者被中粮收购是又一个“国进民退”的典范。民营企业家是野生的,他们的思想是激进的,他们一样有远大的理想。毛主席/周总理/李嘉诚不一样是出身贫寒而理想远大/成就事业和人生的辉煌吗?

地产调控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在政策的主导下的地产已经有点冷了。其政治的作用力可谓是唯一工具。而由此产生的经济领域的游戏规则也颇具“游戏”性。手中已经握有大量资金的民营或者国有企业,一方面聚精会神/全心全意投机地产,一方面偷着乐投机金融业。在地产泡沫的鼓噪下,国家实施了严格的银根收缩政策,市场上的基础货币越来越少,让一些地产企业破产成为现实,这都是因为房地产太多投机行为所致,对于一些地产的老板们来说,中央认为你们是自作自受。而由此造成的经济领域的新规则则是,有钱人更加逍遥的成为了“钱庄”——放高利贷比炒房更加的高尚。不仅地产界因为银根收紧而缺钱,那些发展中的民营企业/那些一心一意发展实业的民营企业/那些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创新型小企业更需要钱,而因为地产业的投机,这些中小企业都需要向投机地产而被打压的“有钱人”借高利贷。调控/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为了谁?

银鹭/汇源果汁/徐福记他们在国人眼中是“富足”成长性的企业,为何要卖掉呢?前面笔者曾经写过《蒙牛放养于中粮》一文,指出:牛根生何尝不想一辈子骑在自己的牛上,继续自己的梦想?汇源果汁/银鹭/徐福记们,他们何尝不是如此?当汇源果汁即将被可口可乐收购之际,同处在北京市顺义区的燕京啤酒(国有企业)老板李董事长在一次行业峰会的餐桌上和我们广东协会的一位领导谈到《究竟汇源果汁为何要卖掉》的问题时说,“做不下去了”。汇源果汁朱新礼在经历的多次惊心动魄的产权/资金危机之后,刚刚让汇源果汁走上康庄大道之时,朱新礼果断出手,这是何等英明,可惜后来竟然被政治任务所阻止。除了资金问题之外,另外一个就是企业发展的前景问题,汇源果汁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知名企业,银鹭/徐福记等也是如此,接下来他们面临的就是国际化问题。而国际化的复杂程度/尤其是现在的欧美市场萎缩,而欧洲的食品业比中国食品业的要求严格的多,中国食品去欧洲尚需很长时间去树立中国食品的形象,这一点和海尔等家电类企业不同。而国内市场的一线品牌要维持第一或者说要有大的突破,没有雄厚的资金/没有崭新的产品出现,只有维持现状对企业来说极度危险。国内市场的浮躁和喜新厌旧的程度之巨,更令企业发展找不到头脑。在国内资金短缺严重/产业发展无新意的情况下,快消品企业凭借着自身的惯性不能够维持企业的发展需要。看似很大的一个企业,其实资金的保险程度要求更高。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现金流和战略伙伴的支撑,他们的日子其实也并不好过。

在一党执政的国家,政治的稳定是第一位的。由此派生出来的国进民退是一个现象,而民营企业是国有企业的有益补充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短板。当民营企业成为一个国家/社会的重要成分,而政策仍然视而不见,那是民营企业的悲剧,也是国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