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人道德滑坡,谈食品企业重拾诚信


昨日,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在举行新闻发布会时,针对近来出现“有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现象,作出了回应,并驳斥了时下一些人关于中国人“道德滑坡”的言论。这个话题一时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就像王世明所说,本来扶老携幼、扶危济困是不容置疑的价值判断。向来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曾几何时却成了国人一块心病。追踪溯源,自是南京彭宇案之后,社会上出现了多起老人倒地被扶送医院,反被指撞人的事件,人们于是感到行善变得艰难,正当的善意变得没有保障,如此才引发了社会道德的危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使中央文明办的王世明不承认现在道德已经滑坡,至少目前行使道德的环境在恶化却是事实,如果不是如此,社会舆论便不会如此关注,人们就不会每每遇到这新的事情,或听到这样的新闻的时候就会这般纠结和焦虑。
客观地说,造成国人道德的危机感,其实也不能完全归诸于南京彭宇案,自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上下就一直有着这样的来自精神与道德的焦虑感,南京彭宇案只是将人们的这种道德焦虑具体化,并推升到一个高处,成为人们批判的现实靶子。
我们说,造成道德危机的现象发生,要说起来原因有很多,比如人们可以溯源到文革时期的文攻武斗。但是在社会转型期,人们信仰的转移,教育的不得法,精神的迷失都是道德危机感产生的一大背景。许多人在面对经济大潮时候便开始迷失,因为法律的不完善,监管的缺位,执法者的不力,更促使一些企业追逐资本的时候,唯利是图,生产出大批假冒伪劣的产品,坑害消费者,挣些昧心钱,以至于国内市场一度假货当道,盗版猖行,在国际市场上一度也出现了这类产品,导致国货声名狼藉,被等同于假货的代名词,受到抵制。具体到食品行业也是危机重重。
近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无论是三鹿奶粉、苏丹红、染色馒头、罂粟火锅还是今年的双汇瘦肉精事件、味千拉面的骨汤作假、山西勾兑陈醋、化学酱油、血燕窝造假、海底捞骨汤门,一连串的食品事故,乃至近日的地沟油,都在不断的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又因为这些事件的处理不力及不能得到有效制止,加重了人们对诚信的质疑,让消费者成天生活在提心掉胆之中,让人们对生活变得更为焦虑不安。如果说诗人北岛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大呼“我不相信”预示着告别了一个时代,撕破了假面孔,让人们看清了许多现实的真相,那么现在国人更加迷茫,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信,或者还能信什么。以往人们只是担心的是一些来路不明的产品,现在人们发现即使是国内知名的品牌,也让人不那么放心,所以后来才会出现人们唯洋品牌是的壮观景象。君不见三鹿事件之后,国人便纷纷转购洋牛奶或洋奶粉,即使洋品牌趁势涨价,人们也是不改初衷。不能怪国人盲目崇洋,只能怪众多的事件刺激着人们,让国人不敢相信国内的品牌。人们宁愿多付一些钱币,也不愿再让生命冒险,尤其是下一代的生命。人们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只是想购买在市场上诚信度更高一点的产品。只是让人心凉的是,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让国人以为国外的品牌比国内品牌诚信更高,如此情何以堪?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国内许多品牌为了“讨好”消费者,居然纷纷安起了洋名,企业花尽心思,却用在这些讨巧的细枝上,而不是努力改善品牌,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些方面,颇让人哭笑不得。达芬奇家俱就是这样的典型,以次充好,出口转内销,或者只是在沿海保税区打个转,却冒充是洋货,被曝光之后,终于引起了公愤。为何国内企业在自己的诚信经营上是如此的轻视?只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把自己的诚信挥霍殆尽,最后输掉的不仅是企业的实际利益,更是企业长期辛苦经营起来的品牌。没有诚信,企业还能如何立足?
李明利(中国农业产业品牌营销第一人)认为诚信和道德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按常理说,社会越文明进步,道德无疑也将越丰富美好。然而,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下,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却成为一大社会隐忧。从诚信和道德依赖于社会而存在的角度来分析,诚信和道德问题,其根源显然在于社会总体发展与变化中存在着问题。但是因为食品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食品所发生的任何安全问题都会在很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其所造成的伤害要更大,我们不能说是食品企业的安全问题促使国人道德的滑坡,但也是给国人的诚信问题撒了一把盐,加重了国人道德的焦虑。这一次次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暴露出整个社会心态的浮躁。很多企业没有信仰,没有敬畏之心,只剩下对金钱的追逐。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以前是‘举头三尺有神明’,现在却是‘举头三尺无神明,伸手三尺有黄金’,在利益面前,企业和商贩的道德早已是“裸奔”。所以,如果说社会的诚信需要重建,企业的诚信何尝不需要重建?只有如此,才能重新挽回国人对市场的信心,让国人不再焦虑;只有将那些不讲诚信和道德的企业绳之以法,让他们为自己背负自己的诚信付出代价,才能让国人看到诚信的希望,重拾道德的信心。毕竟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生存与安全的基础问题不解决好,精神与道德又将依附于何处?
 
 
李明利,中国农业产业品牌营销第一人,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中国著名实战派品牌营销专家,中国农业品牌研究学院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品牌营销高峰论坛发起人,清华食品总裁研修班客座教授。
李明利先生在农业龙头战略制定、农业龙头品牌建设、区域品牌营销、新产品营销等诸多领域有着精深的见解,尤其擅长针对企业现状,提供最具针对性的品牌营销实战方案,帮助企业稳健、快速实现品牌和利润提升。李明利先生开创的“产业链营销”、“品牌作局战略模型”、“聚点模型”、“本位营销”、“品牌扩张论”等,已成为当前中国企业界和营销界最为瞩目的热点,先后为中粮集团、娃哈哈、中山水出、今麦郎、汇源、御食园、克明面业、稻香村、金路易、等百多家企业提供过品牌营销服务。每年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著有农业龙头发展白皮书——《农业龙头》。
企业的评价:见李明利越早,弯路走得越少!
 
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是品牌营销策划界的标杆性企业。公司成立与2002年,现在已拥有超过50余人的全职团队。业务领域涉及:食品、饮料、酒、水产、茶叶等;服务范围包含:战略规划、营销策划、招商、视觉设计、影视广告、明星代言等。先后为上百家企业提供了各种服务,服务企业包括:中粮集团、中山水出、今麦郎、娃哈哈、汇源集团、水井坊、稻香村、好利来、克明面业、御食园、金路易等。
品牌咨询热线:13501305303   13501306063   13501326019  
企业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