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房地产户户典当行 鄂尔多斯的繁荣能持续多久?
鄂尔多斯著名的“空城”,照片中唯一的人就是摄影师。 (余明/CFP/图)
近期媒体对鄂尔多斯的报道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综合相关报道,有人这样形容鄂尔多斯高利贷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发烧现象:“现在的鄂尔多斯几乎是‘家家房地产,户户典当行’。”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东部、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呼和浩特市、山西省,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盟隔河相望;南部与陕西省榆林市接壤。这个面积只有8.7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59万(2010年)的三线城市,连续9年,内蒙古经济增速全国第一;连续9年,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速全内蒙古第一。人均GDP已超过香港。2011年财政总收入,按匀速增量保守计算,预计将达近千亿。毋庸置疑的是,导致“大鳄”演绎经济发展凤凰传奇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个城市踩在中国最大的一块煤炭资源上,巨无霸的资源型经济让鄂尔多斯迅速“钱隆”。金融资本,特别是民间高利贷式的地下金融资本成为鄂尔多斯金钱继续疯狂的民间街舞。
鄂尔多斯人均有2.7套房 房价6年涨6倍却无人居住
鄂尔多斯的房价6年大概上涨了6倍,单价和涨幅均超过了一线城市。在鄂尔多斯一户人家拥有三四套房子是很平常的事。有些富人整层整幢地买房子也不稀奇。而且鄂尔多斯几乎没有二手房市场。因为没人愿意卖房,也没人愿意买旧房子。更奇特的是,当地拥有多套住房的人,因为嫌收房租麻烦,而不愿意把房子租出去,导致流入租赁市场的房子少之又少,进而将当地的房租价格推向了令人乍舌的高位。
高利贷带动了鄂尔多斯商品住宅、商业地产以及各类酒店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因为高利率的高额回报需求,导致地产业价格、服务业价格节节攀升。一个市区人口不到50万的城市,黄金地段的商业店铺的价格能炒到每平方米7万多元。市区内每平方米万元的豪宅、高楼遍地都是,部分高端楼盘已经炒作到每平方米两万元左右。开发商孙东说,没办法,不把地产利润弄高点儿,就没办法偿还高利率的贷款。
房地产更是与民间高利贷相互倚重,成为彼此的助推器。一个房地产项目通常40%到50%的资金来自民间资本,有的甚至一个楼盘的所有资金都来自民间。
房地产泡沫风险在聚集。楼市遇冷,开发商资金吃紧,民间借贷利率大幅攀升,房地产投资又缺乏有效的退出途径。数据显示,2010年,鄂尔多斯市一手房每年成交几百万平方米,而二手房成交面积仅有17万平方米,市场上的二手房中介非常稀少,鄂尔多斯人对当地房地产的投资几乎没有退出的途径。
高利率的资金流抬高了房地产的高房价,高房价的地产业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它挺过严重饱和的房地产购买市场。几乎一半以上被买去的商业楼盘都是被作为投资保值增值的产品被闲置。拥有者不希望房价降,放贷者更不希望房价降,开发商还不希望房价降。降了资金链就断了。所有的原因都指向这朵“钱隆”花,大家都在击鼓传花,鼓槌不可以停,停就意味着有人倒霉。
鄂尔多斯梦幻暴富百万资产只能算穷人
古老神奇的鄂尔多斯草原,曾因一代天骄的钟情而闻名于世;资源富集的鄂尔多斯高原,又因能源经济的崛起而备受瞩目;依靠“羊煤土气”(羊毛、煤炭、稀土、天然气)4种资源,近日,住建部联合高和投资发布的《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称,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均GDP超越香港,位居全国第一。鄂尔多斯资产过亿的富豪人数超过了7000人,资产上千万的人至少有10万,也就是说当地每217个人中就有1个亿万富翁;每15个人就有1个千万富翁。百万资产只能算是穷人。
在鄂尔多斯,财富的直接源头是煤矿,间接源头则是征地。按照目前每年近5亿吨的煤炭开采量,鄂尔多斯每年因煤炭新增财富2250亿元;鄂尔多斯从2004年开始了一轮大征地运动,巨额的补偿让一些农牧民瞬间成了千万富豪。在鄂尔多斯街头,豪华越野车随处可见,成为一道独特景观。最具代表性的数字是:鄂尔多斯人拥有路虎5000辆,而该市出租车只有2000辆。2010年,中国内地90%的路虎被鄂尔多斯人买走了。
由于现行的国有银行的信贷规则和运作模式,国企和政府性质的大项目永远是贷款的重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总是分到很可怜的一杯羹,临近鄂尔多斯的包头市,民营企业贷款甚至占不到银行总贷款额的两成。而承担社会就业80%以上责任的民营企业,在资金瓶颈中生存,只能求渴于民间资本。
因煤炭资源和拆迁补偿而拥有大量富余资金的鄂尔多斯人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准备了雄厚的资金池。只是从这个池子里引水的规则是:高信誉、高利率、短平快。
鄂尔多斯的民间资本和地下金融很厉害,几乎是全民放贷。自从2011年上半年因为资金链断裂出现多起金融案件,民间资本一下子变得很紧张。有些地方,连4分、5分的利都没法吸引借贷者把钱拿出来。过去关系不错的人之间,3.5分利就可以借到钱。民间借贷成为鄂尔多斯煤矿经济续集的金矿电影,高利率让资源资本急需在金融资本中完成华丽转身,民间借贷一时间近乎到了疯狂的程度。
其实从好几年前,鄂尔多斯很多的企业都是靠民间资本在周转。现在进驻鄂尔多斯的主要都是国有银行,他们对大型企业、大项目给予支持,但是中小企业很难贷到款。于是大家都转向民间借贷。可以这样说,鄂尔多斯每一个房地产项目都会找民间资本借钱,一般是40%-50%的资金来自民间资本,有些企业,甚至一个楼盘的所有资金都来自民间资本。
之所以敢借高利贷,是因为之前房地产业是旺市,期房就能全部卖光,投资的钱都能收回来,还完高利贷后,还能有盈余。我们这里以前的房地产项目投资收益率可以达到20%多。
在鄂尔多斯,4家券商的总资金不足20个亿。一位外地资深商会主席说:鄂尔多斯的民间信贷资本总额不低于1000多亿元。而这位商会主席主持操控的村镇银行和信贷公司也以高利率吸收着大量来自民营企业界的富余存款。
遍布鄂尔多斯大街小巷的各类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私募股权基金等机构,他们扮演着高利率吸储,更高利率放贷给企业的地下钱庄的作用,赚的是利息差。哪怕只有1分的利息差,若干亿的吞吐量形成的利润对于租间办公室就可以运营的公司就不是个小数字。 这些放贷出去的资金多数流入房地产、煤炭、物流、酒店等多行业领域。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靠资源开发型,房地产和民间金融是推动资源配置的两大要素,然而资源有枯竭的时候,房地产和民间金融高风险利剑悬在头上,鄂尔多斯是近年区域发展模式的一个典型,鄂尔多斯的繁荣能持续多久,答案已经非常明显,希望鄂尔多斯在产业结构调整突围,改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风险,减少震荡,做好长远发展规划、战略,科学发展。
鄂尔多斯:紧张的“三角链”
视频:鄂尔多斯梦幻暴富 百万资产只能算穷人
鄂尔多斯人均GDP超香港 家家房地产户户典当行
再探“鬼城”鄂尔多斯:房价6年涨6倍却无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