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 既要比速度更要比质量


  推进“八项工程”系列报道

  “到202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化化!”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点燃了全省农民心中的激情与梦想。

  “盼了多少年的现代化,终于有了具体的时间表、路线图。”接受记者采访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说,“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按时序进度加快步伐,力争如期达到各项考核指标,更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农村得到全面发展,让农民得到实惠。”

  指标要科学,速度要合理

  记者了解到,我省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目前已经下发到基层,各地都在铆足劲落实这些指标。

  南京市农委对照省指标体系高调宣布,该市有望提前5年实现省里确定的农业基本现代化目标值。为此,南京已在研究制定农业现代化工程行动纲要、农民收入倍增实施办法、生物农业发展规划三大政策,近期将陆续出台。

  “沛县开始对15个乡镇进行农业现代化排名,前几名给予10万元左右的奖励,而最后一名要拿出追赶措施。”沛县副县长巩伟说,围绕省里的考核体系,沛县还将增加水稻种植面积,减少玉米种植,保证粮食生产,并腾出土地种植大棚蔬菜,发展高效农业。

  “现在各地正在对照省指标制定自己的指标体系,这个阶段必须结合实际和本地特点,避免雷同,具体指标不宜过多、过细,那样会造成统计困难,还容易在实际操作时指标层层分解,搞行政达标,损害农民利益。”无锡农业部门一位老同志提醒道。

  “要预防各地制定农业现代化目标时互相攀比,这个地方提出2020年实现,那个地方就提出2018年实现,对只注重速度、不符合实际的攀比风必须加以制止。”盐城一些基层干部坦言。

  有规模化机械化才能现代化

  青伊湖农场副场长腾云飞认为,没有土地流转和规模种植,农业现代化难以实现。他个人种植了2000亩水稻,而他的种子、农机服务面积在1万亩左右。如果这些土地能流转到他的农场,那他就会更换大马力农机,大力投资农田水利,农业效益必然大大提高。“但是,苏北一般每户经营几亩到十几亩地,土地收入在总收入中占的份额不大,把土地流转出去的愿望并不强烈,我们想扩大种植规模很难。”

  建湖颜单镇兴农机插秧协会主任唐福泉认为,“农民播种直播稻的面积在增加,不利于机械化,不利于提高粮食产量。过去我一家的插秧机每年要帮周边农户种2000亩机插秧,而今年不到1000亩,这种情况需要警惕。”

  “农业技术劳动力在未来5到10年可能出现断层。因为三四十岁的这一代农民多在外打工,种田的都是老人,他们种田只为挣个口粮,不以商品粮为目标,不追求高产,对新技术、新机具没兴趣。政府必须重视培育种植大户,实行机械作业。”金坛一位种田大户建议。

  难在增加高效农业比重

  县委农工办主任王少东说,省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目标任务在#绝大部分都能如期完成,稍有难度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75元,比全省9118元的平均水平要低不少,2020年目标是2.3万元,#将全力以赴,确保农业现代化不拖省里的后腿。”

  兴化农委有关人士表示,到2020年该市高效农业目标为39万亩,每年要新增2.6万多亩,事实上现在每年只能确保增加1万亩,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压力很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每年要新增入社大约2.5万农户,而现在每年新增入社农户在1万户;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求每年新增面积8万亩左右,持续保持这一速度难度不小;高效农业保费要实现保险覆盖面达60%的目标,还必须大力推进高效农业保险。

  必须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基层干部表示,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破除现行农业政策上的体制障碍。他们希望,一是改革现行粮、棉流通体制,避免流通环节剥夺本该属于农民的利益;二是将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改到位,避免加重农村大户、合作社、经纪人税费负担;三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基层政府的任务主要是营造环境,而不是包办代替,要以农民为主体,改变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层层行政推动的做法。同时,政府指导农业现代化要和转变职能相结合,尽力做农户、企业和市场做不了和做不好的事。”

  他们还反映,在一些地方,旧的体制、机制束缚着人们的手脚,使有的农业现代化工程流于形式。很多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由政府包办,这种产权不明的体制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定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生态指标决不能放松

  由于过去搞农业现代化片面追求工业化、城市化,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此次我省将生态保护专门列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苏北一些村官曾向记者表示了对环境问题的担忧。由于对粮食产量的片面追求,农民更加依赖化学除草剂及化学肥料,少数地方有毒农药禁而不止,死灰复燃。农作物秸秆50%以上弃之不用,一烧了之,成为污染农村环境的一大公害。“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新的指标体系必须将这一块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宿迁学院一位教授对记者说:“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尤其要对环境指标实行一票否决,防止新一轮大干快上对本已脆弱的田园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令人痛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