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力争通过“书香校园”活动,提升教师品位,促进专业成长;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造学生的人生底色;努力构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营造浓浓的校园书香氛围,以全面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也为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学校方面:完善管理督导机制,加强学生阅读的引导工作,增加书香校园的感染力,进一步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我校的品牌特色。
2、教师方面:教师要率先垂范,多读书,读好书,提升文化品位。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书香校园”活动,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摘抄,如何交流心得,如何习作等。
3、学生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阅读爱好更浓,阅读更主动,阅读量更大,阅读交流更密切。
4、家长方面:取得家长的更大支持与协作,引导鼓励家庭亲子阅读。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1、利用校园各种舆论工具,营造书香校园阅读氛围。
2、最大限度地为师生提供阅读书籍和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时间。
书籍来源:校图书室的所有文本书籍,师生手中的自购书籍及学校网站上推荐的电子图书。
阅读时间:在校期间:每天中午或下午第四节阅读半小时;放假期间:每天保证阅读两小时。
3、每位教师每学期除阅读2-3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外,还要阅读一定的中外名著,以丰富内涵,提升品位。
继续实施教师“教学阅读随笔”行动,使老师进一步熟悉到自身阅读、学习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爱读书,勤读书的习惯。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随笔和读书心得,同时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4、进一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三、四、五、六年级主题丛书阅读行动。要根据语文教师提供的相关阅读书籍进行阅读,每学期不少于2本。(以语文教材上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为主)
继前几个学期古诗词背诵的基础上,依然要加强经典诵读计划,广播站中也要有相应内容,同时各班围绕诵读要开展相关活动。
5、师生共读一本书:教师与学生一起选择阅读的书籍,参与学生的阅读、交流。每周要保证有共读时间,其余时间是自由阅读。每班每周还要上好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6、师生共写随笔,教师重视学生阅读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写,指导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写随笔。
7、举办读书节活动,主题是学生读书成果的展示和汇报,要做到活动丰富,学生参与面大。
8、营造班级读书氛围,为各个班配备读书角,发动学生自带图书。
9、建立学校统一,各级协调的阅读检查评比竞赛机制,形成习惯养成读书模式。
10、活动验收:(1)在校阅读以教师汇报,领导抽查和语文教师检查为主。(2)家庭阅读以家长反馈形式。(3)读书成果以汇报会,主题会、演讲、知识竞赛、课本剧形式进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