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管离职潮再成股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有超过90家上市公司高管出现离职,涉及人数超过百人之多。其中,深市中小板与创业板成为名副其实的重灾区。
近年来,高管离职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而其辞职的理由亦是五花八门:工作调动、个人原因、健康考虑、夫妻分居、涉嫌违规等。尽管其中不乏事实,但为了套现将纸上富贵变成真金白银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
纵观高管辞职潮,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其一,涉及的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较多,沪深主板相对较少;其二,国企上市公司较少,民营公司的较多;其三,以往离职高管涉及的最高级别不过总经理,而现在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甚至是创始人的也不罕见;其四,离职高管在时间上有加速的态势。此前高管离职一般出现在企业挂牌一年之后,而目前挂牌半年之内就当“逃兵”的大有人在。
一切都是资本逐利性惹的祸。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置身于资本市场之中,没有谁不是为利而来。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成本较低,如今面对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暴利,谁不会为之心动?谁不想早点落袋为安?毕竟,A股市场是一个投机性的市场,股价常常出现的反复,意味着高管持股市值的放大与缩水。而且,在股价处于高估时早日套现,也能规避日后下跌所面临的风险。
但上市公司高管的离职潮,其负面效应却不容忽视。首先,即使是个股估值偏高,高管的离职套现,至少表明其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信心不足,更何况这些高管对上市公司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此,必将打击市场其他投资者的持股信心。其次,高管离职潮,明显不利于上市公司管理团队的稳定,也不利于上市公司今后的发展,同样不利于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其三,由于某些上市公司高管是核心成员,其离职套现行为,有可能引起“羊群效应”,继而导致更多人步其后尘,导致核心成员的大量流失。另外,由于上市公司高管一般都持有大量的股份,其套现抛售,将导致相关公司股价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造成股价的大幅波动,进而放大了相关个股的投资风险。
事实上,上市公司高管所持本公司股份套现的大门并没有被关上。如《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上市公司高管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一年能够减持四分之一的股份,这个比例本身就不低,然而,在某些高管面前,似乎选择离职套现更具有吸引力。
上市公司高管离职潮的出现,已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也引起投资者的广泛质疑。如何规范高管们的减持行为,市场上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笔者则以为,要有效根治高管离职套现的冲动,必须多管齐下,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如此才能达到目的。比如,在公司上市前,要求高管承诺自上市之日起不少于三年的锁定期;离职之后三年内不能减持所持股份;离职或减持后不能再到原上市公司或其它上市公司中任职;对于业绩出现下滑的公司,每年减持股份不能超过15%,即使是离职,其每年减持股份也不能超过25%等。只有给上市公司的高管套上了“紧箍咒”,其离职潮与套现潮才不会越来越猛烈。
http://cqsb.chengw.com/html/2011-08/04/content_170472.htm
规范高管辞职套现需多管齐下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