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管层内部,只有佩奇一个人反对这一做法,他打算保留Performics实验一下,看看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而这次冒险的代价是,谷歌可能无法通过反垄断调查,最终,稳健的高管层否决了他的建议。
稳妥的解决方式可能并不会是佩奇欣赏的风格,他希望以现有的资源,获得追求更大的成功。
有传闻称,当佩奇于一个月前与摩托罗拉移动CEO桑杰·贾(Sanjay Jha)进行接触的时候,原本讨论事项仅限于收购专利,有人猜测,是佩奇而不是急于脱手亏损业务的桑杰·贾主动提出将这一交易更进一步。如果传闻得到证实,这就意味着,佩奇希望获得硬件业务——显然他也清楚这对于Android伙伴有潜在影响。
《纽约时报》援引业内人士消息指出,拥有8000个无线专利、10000个待批准专利的InterDigital公司也准备转让,与摩托罗拉拥有约 24500万个专利(其中已有专利约17000个,正在申请中的专利约为7500个)相比,其实也差不太多,而且目前市值仅有30亿美元,没有亏钱的硬件业务。如果仅仅想吃鸡蛋,不一定非得要把下蛋的母鸡买下来。
事实上,佩奇一直对于移动互联业务青睐有加。
2005年,谷歌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Andorid,曾被誉为公司并购历史上“最棒的一笔交易”,从完成交易到Android平台的发布不 到3年的时间,Android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智能手机平台。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就是佩奇,他还曾主张谷歌积极竞购美国无线频率资源,谷歌在2008 年还曾宣布投资5亿美元用于建设一个全新的、全国性、基于速度更快的WiMax无线技术的无线网络。
而佩奇在移动业务策略的分寸拿捏,可以佐证其商业上的一些精明算计。2005年收购Andorid之后,Google曾一度对于进入手机市场保持低调,据说直到2008年,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才发现苗头不对,当乔布斯看到Google手机样机后,他称自己成为“受骗者”。
有意思的是,彼时施密特就是苹果公司董事,他声称Google的一些收购他完全不知情,包括谷歌地球的前身Keyhole和操作系统Android,并强调自己从没有误导过乔布斯。到了2009年,施密特不得不退出苹果董事会,当时乔布斯直言不讳地解释了原因,“随着谷歌进入苹果的核心业务,例如推出Android和Chrome系统……由于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施密特将不得不回避我们很大一部分会议。”
假设施密特都不清楚佩奇在移动业务上的野心,那么,可以想象,对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究竟会走多远,佩奇恐怕也不会向外界表露。但是,当他决定了方向,未必会太顾忌合作伙伴们的想法,要知道,此前谷歌也被认为是苹果的重要伙伴,更何况,三星或者HTC,也一样不会把Android平台作为唯一的赌注。
自信
Business Insider曾罗列了Google的16宗并购,虽然当时在“铁三角”的决策机制下,很难判断佩里在其中承担了怎样的角色,但是,至少有个细节需要注 意:过去十年,谷歌最大的并购就是2007年对DoubleClick的交易,价值31亿美元,但所有并购加起来不过80多亿美元。
而佩奇接管Google CEO不到半年,就出价125亿美元进行收购,一下子打破了绝大多数业内人士的想象空间。
本次收购相对摩托罗拉移动之前的股价,收购溢价高达70%。要知道,佩奇是一个对于数字非常敏感的人。《Fast Company》曾记载了他一则轶事,谷歌销售主管尼克什·阿罗拉(Nikesh Arora)曾向佩奇汇报:“12天内我走遍了9座城市,慕尼黑、哥本哈根、达沃斯、苏黎世、新德里、孟买、伦敦和旧金山。”佩奇沉默了5秒钟后说:“只有8个呀!”
如何判断收购成败为时尚早,但是之前收购Android的经验,也许是激发佩奇内心自信的源泉。
佩奇在博客中如此形容Android的成功,“不仅极大地拓展了用户的选择空间,而且还改善了用户的整个移动体验。目前,全球有超过1.5亿部Android设备被激活,每天激活的设备数量高达55万部,这些设备遍及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的231家运营商的网络上。”
谷歌CEO佩奇:要把梦想当做习惯去培育(2)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