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打开电脑,《公务员出国考察视频曝光 坐豪轮看肚皮舞(图)》的报道引起我的注意,心想又是哪个单位在桶“马蜂窝”呢?报道称:2月17日,一位网友在广东本地论坛罗定论坛发帖称自己“无意捡到”一个视频,内容是关于公务员出国考察的。该网友以《出国考察还是出国旅游?看看行程表就心中有数!(兄弟县的,有视频)》为标题,发在罗定论坛,随即被网友转载于各大论坛。
笔者发现这个帖子在目前罗定论坛上打不开了,好在这个帖子已经被国内多家网站转载,百度里有不少相关内容及相关图片,帖子是否真实笔者觉得完全能查得清楚。何况发帖者称,这些出国考察的都是广东某区的官员,分别是该区的区长、纪委书记、宣传部长、政协副主席、副区长、财政局长、法院院长、外经贸局长、广电中心主任、外经贸局主任等。而且报道称,“广东某区”即为“广东肇庆市端州区”,应该不会是“正龙拍虎”吧?!
为什么现在一提及出国考察,老百姓就会联想到公费旅游呢?这也难怪,因为现在公费出国考察存在这样的“潜规则”:不花白不花,白花谁不花。而且有些地区出国考察竟然是为“完成出国指标”,公款出国考察变成公费出国旅游,也就变成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2008年江西省新余“北美考察团”嬗变成“赌城考察团”,而“温州二十三人赴美培训团”也因为与新余考察团的考察路线“重合”而被推上风口浪尖,前者11人13天花费35万,后者23人21天花费65万,“出国考察门”一度引来社会的广泛关注。
笔者认为,官员出国考察本来也没有什么错,国家也允许公务员出国考察,并且每年各地都有一定出国考察比例和名额,2008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若干规定》。但问题是作为“三公”消费的出国考察,我们到底应该考察什么?出国考察的官员们到底带回了什么?是先进的管理理念?是找到自身存在的差距?还是带回创业的巨大压力与动力呢?笔者不知道坐豪轮、看肚皮舞、上赌场能考察到什么先进回来呢?!
对于出国考察,井冈山行政学院人力资源部朱文鸿一语中的:“无论在哪个国家,优秀企业所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比政府的更具效率。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基本上都进驻我国了,要想真的学习外国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根本没必要舍近求远。而且国外的政府部门不可能真的向考察团‘传经送宝’。”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三公”费用,一年可能接近九千亿,相当于我们财政支出的30%。这是一笔数目不小的公款开销,看来国家严格控制出国考察,防止有名无实的出国考察非常必要。(成文于2009年2月20日)
出国考察官员到底带回了什么?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