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患内忧之下 市场震荡筑底


  好买观点

  一、外患内忧之下,市场震荡筑底

  上周市场先扬后抑,上证综指在最近一个缺口下方止步不前,各行业呈现普跌的状态,反弹夭折。上周五,在境外股市大幅下跌的情形下,大幅低开,收成小阳线,但依然留下一个跳空低开缺口。

  展望下周,我们认为在外患内忧之下,市场将继续寻底。

  外患在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可能重燃。周,值得关注的事件是:欧洲PMI数据将在8月24日至28日公布;8月26日,意大利国债拍卖。此前,扩大欧元区金融稳定基金(EFSF)和发行欧元区统一债券的提议也被德法两国的首脑否决,转而提出了“经济政府”的建议。这表明,欧元区的核心国家法德两国还处于“讨价还价”之中,制止欧债危机蔓延的魄力和政治意愿在下降。如果欧债危机在短期内重燃,则外围股市将重现动荡,加大市场的避险情绪。

  内忧主要体现在对房地产继续调控的担忧以及对加息的担忧上。日前住建部下发文件,要求各省在8月20日之前上报所辖区内各城市的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情况,并给出限购五大标准。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只有1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占全部受调查城市数量的20%。后续调控措施将继续对房地产以及水泥、钢铁等相关行业板块产生利空效应。另外,8月17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今明两年是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高峰期,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从细从实化解既有风险,严控新增风险,严防平台贷款“改头换面”和“卷土重来”。另外,央票利率上行也引发升息担忧。

  二、偏股型基金的选择

  在偏股型基金的选择上我们现阶段仍注重风格的平衡。首先,在经济向下的背景下,“稳定增长+低估值”是比较好的组合,对应的,在基金的选择上,我们看重基金经理在“白马”股上的选择能力;其次,今年以来中小盘个股下跌较多,投资成长股的基金也会有表现机会。整体上,我们判断A股处于底部区域,现阶段也是进行定投的较好时机。

  三、债券型、封闭式、QDII基金的选择

  上周资金成本有所上升。质押式回购利率未能延续7月中旬以来的下降趋势,在央票发行利率的带动下于周四明显回升,7天、14天和21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均上升100至200个基点。公开市场上央行继续实行资金净投放。上周共有640亿央票到期,正回购到期量为250亿元,较前周减少一半左右,但上周央行资金回笼量降幅更大,仅累计回笼510亿元,连续5周实现净投放。本周共有250亿央票到期,显著低于上周,预计央行将继续保持净投放,短期资金成本维持稳定。

  与前周相比,国债收益率曲线趋于平坦。3年期以下收益率随央票发行利率的上行而全线上升,其中3个月和1年期上升较大,分别为5.66和6.87个基点。但中长期收益率则略有下行,20年期和30年期较上周分别下降2.74和 2.14个基点,这意味着尽管央票利率上行,但市场对加息的预期并不强烈。与无风险品种不同,3A级企业债收益在大部分期限上较上周出现回落,1年、7年和8年的下行幅度较大,均在10个基点左右,长期限段则略有上行。信用利差的回落显示投资者对前期城投债违约担忧情绪有所缓和,但长期限的收益率依旧微幅上行显示出衰退期内企业盈利下降所致的远期违约风险依旧是信用产品投资者的心病。

  在信用利差回落的带动下,上周债券市场中信用产品表现好于利率产品。中债国债总全价指数上涨0.03%,中债企业债总全价指数上涨0.10%。不过央票利率所带动的收益率上行更加降低了未来利率产品的下行空间,而PMI等前瞻指标所表现出来的衰退特征更加增加了利率产品的吸引力,唯一不确定的在于通胀的影响。如果8月物价依旧处于高位,则中长期利率恐将对加息预期进行向上修正,但从国际油价及生猪存栏数量变化来看,物价高位回落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我们依旧维持利率产品走强的判断。对于信用产品,尽管城投债风波让不少优质品种投资价值显现,但在市场供给和经济增速下滑的双重压制下,我们不认为高收益产品的投资机会已经到来。短期操作上建议采用“高国债占比+长久期”的投资策略,规避信用债比例较高的产品。

  上周,25只传统封闭式基金净值平均下跌1.83%,价格平均下跌0.72%,整体折价率为8.90%,比前一周略下降近一个百分点。从上周末的数据来看,25只传统封闭式基金的平均到期时间是3.36年,折价率提供的静态年化回报率为3.05%。我们仍然认为,封闭式基金整体缺乏吸引力。

  上周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72.93点,收于10,817.65点,跌幅1.5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38.59点,收于2,341.84点,跌幅1.62%;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7.12点,收于1,123.53点,跌幅1.50%。美国股市已经连续第四周收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银行业系统风险仍在持续,多家机构相继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令投资者担心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在QDII的投资策略上,还是要在权益类、固定收益类和商品类之间保持大类资产配置的均衡,在权益类QDII配置中,可适当多关注新兴市场的QDII,同时兼顾均衡性。

  市场回顾

  一、基础市场

  上周,沪深两市双双收跌。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收于2534.36点,跌58.81点,跌幅为2.27%;深成指收于11301.53点,跌349.76点,跌幅为3.00%。大盘股强于小盘股。中证100下跌2.06%,中证500下跌2.46%。23个申万一级行业1行业上涨,其中,餐饮旅游、金融服务、纺织服装表现居前,分别为0.06%、-0.43%、-1.43%,家用电器、采掘、建筑建材表现居后,分别为-4.06%、-4.17%、-4.45%。

  上周,中信标普全债指数上涨0.06个百分点。

  上周,欧美主要市场普遍下跌,其中,道指下跌4.01%。标普500下跌4.69%;道琼斯欧洲50下跌5.64%。亚太主要市场普遍下跌,其中,恒生指数下跌1.12%,印度孟买下跌4.14%。

  上周各类指数表现

  指数名称收盘指数涨跌幅(%)

  上证综合指数2534.36-2.27

  沪深3002807.66-2.35

  深证成份指数11301.53-3.00

  上证基金指数4196.98-1.39

  深证基金指数5401.45-0.96

  中证1002562.48-2.06

  中证5004395.02-2.46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10817.65-4.01

  标准普尔500指数1123.53-4.69

  道琼斯欧洲502121.51-5.64

  法国巴黎CAC40指数3016.99-6.13

  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5040.76-5.25

  俄罗斯RTS指数1575.33-1.21

  东京日经225指数8719.24-2.73

  恒生指数19399.92-1.12

  韩国综合指数1744.88-2.70

  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16141.67-4.14

  中信标普全债指数1260.550.06

  中债国债全价指数113.710.03

  中债企业债全价指数94.470.10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二、基金市场

  上周,股票型和指数型跌幅较大,分别为-2.25%和-2.23%,混合型下跌1.90% ,债券型下跌0.33%,QDII基金由于统计时间是截至8月18日的,因此是正收益,上涨0.18%。上周,股票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宝盈资源优选跌0.08%,新华行业周期轮换跌0.45%,国联安精选跌0.71%,混合型中排名第一的是申万菱信盛利配置跌0.09%。QDII中诺安全球黄金继续领先,上涨4.78%。上周指数型中前三的是国泰上证180金融ETF及其连接基金,分别跌0.31%和0.35%,国投瑞银沪深300金融跌0.35%。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上周分级股基进取份额普遍下跌,瑞和远见跌幅最小为2.35%,目前杠杆前三的分别是瑞福进取2.70,申万进取2.68和银华鑫利2.47。

  分级股基进取份额收益率及杠杠排名前五

  净值涨幅前五杠杠前五

  名称周涨跌幅(%)名称杠杠大小

  国投瑞银瑞和远见-2.35国投瑞银瑞福进取2.70

  建信进取-2.51申万菱信深成进取2.68

  长盛同庆B-2.90银华鑫利2.47

  信诚中证500B-3.13国泰估值进取2.08

  国联安双禧B-3.40银华锐进1.96

  焦点点评

  一、二三线城市限购标准出炉 各地执行在即

  住建部已经下发文件,给出限购五大标准。其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处于房价涨幅前列的城市;其二,将省内所有城市今年6月份的住宅价格与去年底的住宅价格做一个比较,涨幅较高的二三线城市;其三,今年上半年成交量同比增幅较高的城市;其四,位于已限购区域中心城市周边,外地人购房比例较高的城市;其五,群众对当地房价反应强烈、认为调控政策执行不力或不到位的城市。

  点评:房地产调控措施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部分城市房价有所下跌。二三线城市限购之后,势必将对房地产行业产生更大的资金压力,成交量将继续下滑。此外,楼市资金可能流向未调控的城市,造成新一轮的上涨。总体来看,调控的难度依然较大。

  二、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启幕

  市场期待已久的“人民币QFII”及“港股ETF”终于得到国家层面的明确,这意味着内地与香港的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即将拉开帷幕。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香港举行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上,宣布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包含“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及“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ETF”。

  点评:RQFII的推出有利于境外人民币资本的回流,也是人民币未来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但从起步资金看,200亿元还不足以对A股市场造成推动作用,短期内难以形成实质性利好。港股ETF的推出将丰富国内基金的产品线,使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从国际经验看,在本地市场挂牌其他市场的ETF是大势所趋。

  三、多家机构相继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

  标普、高盛、花旗和摩根大通等多家机构相继下调美国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标普将美国今年三季度、四季度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1.9%及1.8%,今年全年经济增速预期由2.4%降至1.7%,并下调2012年、2013年经济增速预期至2%、2.1%。同时将美国经济明年陷入衰退的几率由6月时30%上调至35%。高盛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预期2012年美国经济增长2%-2.5%。花旗将美国2011年经济增幅预期从之前的1.7%调降至1.6%,将2012年经济增幅预期从之前的2.7%调降至2.1%。摩根大通将美国第四季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2.5%下调至1%,将美国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预期从1.5%下调至0.5%。

  点评:多项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的基本面正逐渐恶化,多家机构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将使得股市雪上加霜。欧洲债务危机迟迟未能解决,不确定因素随时会引发市场巨大的恐慌。与此同时,美国在货币和财政政策方面可以操作的空间越老越小,经济衰退的迹象已经显现。

  好买“独”视点:

  红十字会因郭美美损失多少?

  熊市最可怕的七种错误行为

  十大顶级高手同台对决私募基金8比2完胜公募

  中国地方债务炸弹“嘀嗒作响”

  好买“精”博文:

  动车事故“引爆”多重利空大盘沪指失守?

  趋势力量大、明天会更好!

  任志强:是什么令市场越变越糟

  卡恩门闹剧再次印证美国经济的衰落

  理财策略与投资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