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适当扩大京通快速公交道适用范围的建议


  5月24日起,“京通快速”成为北京市首条施化公交专用通道的快速路。京通快速是北京周边城区最拥挤最繁忙的路段之一。根据北京交通委预计,每天早高峰时段,从通州进入中心城区的有9万多人,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道的正式启用,有效缓解了从通州进入中心城区高峰期交通的压力。

  该路段的早晚高峰车流量减少约三成;早高峰专用道内公交车行驶速度达到平均每小时60公里以上,较之前车速提高两倍;同时,社会交通流量相比下降了16%。

  根据目前的通行情况,京通快速公交专用道的运送能力还有剩余。为更加优化道路资源,鼓励广大市民开行顺风车(拼车)出行,建议适当扩大公交专用道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状况。

  一、对企业班车、学校班车、小区班车等社会团队的班车,可以通过申请通行证的方式来逐步开放;

  二、对于满载的各种车辆(如小轿车、MPV、SUV等,货车和农用车除外),可在使用公交专用道。此举可以促进市民主动开行“顺风车”或拼车出行。

  这些手段操作简便,便于实施,见效快,建议逐步开展试点推广。


  顺风车的有关情况

  随着北京城市居住人口和机动车数量,特别是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私家车的空载率非常高,不仅交通运载效率低,造成巨大能源浪费,对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为此,全国青联委员、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提出,提倡“顺风车”,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抑制和打击黑车的出现。

  他是国内顺风车的发起人和践行者。十三年来,他坚持免费载人搭顺风车逾万人。他认为:顺风车作为节能环保的新生事物,不仅减缓交通压力,还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多人在他的影响下也开起了顺风车。作为顺风车文化的研究者和顺风车制度化坚定的推动者,王永在2008至2011年两会期间连续委托提交有关顺风车的提案和议案,北京市交通委专门就顺风车和他交换意见。2009年,他的顺风车项目被推荐参与法国阿尔斯通基金会环保项目的评选并获得一致好评。此外,他还在个人博客和微博上发表有关顺风车的起源、制度环境、在国外的发展与现状及对北京市开展顺风车的有关建议等文章并进行大力宣传。

  王永的免费顺风车事迹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日报》、《新京报》、《北京晨报》、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网、阿里巴巴、中国汽车网等多家主流媒体都曾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去年12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王永文章《汇聚全球智慧求解堵城之困》,得到北京市有关领导的重视,顺风车也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同。

  杭州市一直在积极为拼车行为正名,出台相应方案倡导市民拼车出行。2009年哈尔滨新近审议通过的《城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规定:“未经乘客同意不得合载;乘客同意合载时,可以与乘客协议租价和给付票据。”

  2010年12月,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第15条中明确指出:“鼓励单位开行班车,规范合乘,减少上下班小客车出行。”“规范合乘”为推广顺风车提供了政策依据,但仅仅“规范”是不够的,应有具体经济政策鼓励,才能促进健康发展,发挥作用。搭顺风车看似简单的问题,但涉及到如何把需求和供给有效结合起来,如何防范一旦出现事故双方的法律责任问题,以及区别顺风车和非法营运问题等。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法规制度加以规范。

  2011年,《深圳市打造国际水准公交都市五年实施方案》初稿亮相,将设HOV车道,一人开车禁入。HOV意为高承载率或者高占有率汽车,最早兴起于北美。在HOV车道上行驶的车辆,除驾驶员外,必须还要载有至少1名乘客,否则不许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