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公开利于政府建设


  从“三公经费”总额来说,国税、海关、质检总局位列前茅,而处在最后位置的是国家信访局、红十字总会与国务院扶贫办。公车消费处在前列的是国税、海关和质检总局,而最后的则是红十字总会、中国记协与国务院参事室;公务接待费用排在前面的是国税、质检与中科院,而在最后的是国家机关工委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都没过十万元;出国经费最多的是国家体育总局、中科院与商务部,后面的是国务院信访办、国务院扶贫办与国家机关工委。

  政府预算公开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将完善政府预算公开机制作为今年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点,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包括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继续推进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公开“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公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大力推进地方财政预决算公开等。

  此外,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开展省直管县(市)改革试点等其它改革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