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会有调整 主趋势依然向上


  在政府取态日益强硬,土地供应不断增加,而银行又一再收紧按揭的情况下,本港楼市已有调整迹象。有人认为:今次楼市的上升周期已经见顶,今后只会逐步向下;但我不认同这种看法。

     我认为楼价出现调整,乃急升后的自然现象。自08年9月金融海啸之后,本港的住宅楼价,在短短两年半里已升了接近七成,即使政府没有推出甚么抑市措施,楼市也可能在急升之后出现自然调整。现阶段尚未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楼市已改变向上为主的趋势。

     楼市的主趋势,通常会与经济同步。现时本港的经济增长势头不差,失业率不高,工资水平看涨;通常,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楼价是易升难跌的。楼价走在经济前面率先下跌的情况不多。楼价与经济背向发展的机会则更为少见。因此,除非我们认为香港的经济会很快进入衰退。否则凭甚么去预言楼市的上升周期已经完成。

     很多人认为楼价已经升得太离谱,见顶有甚么出奇?但如果我们拿楼价与香港人的收入相比,今天的楼价还远不及1987年与1997年的高位离谱。过去,香港的楼价很少在这种负担水平就开始见顶回落。

     现时,住宅楼宇的空置率不到5%,属于非常健康的范围,而且未来两三年楼宇的供应量依然有限,即使政府加快增加土地供应,也要三五年后始能真正落成。因此,现时增加土地供应,只能有心理影响,不可能一下子扭转供应不足的情势。

     再者,全球低息的大环境似乎未有条件改变。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债仔,奥巴马正在游说国会放宽国家的债务上限,显示美国还要大量举债,一个需要举债的国家,又怎会让利息上升,令自己的负担加重。港元与美元挂钩,港息只能跟着美息走。美国需要低息,香港又怎会有高息?低息会逼人弃现金,买资产,在这种情况下,楼市又怎肯轻易掉头向下。

     有人担心,现时中国的紧缩政策,会令流入香港的资金减少,楼市将少了水源,高位可能无法维持。然而,中国之前的紧缩政策,已成功令经济降温,而通胀亦可能在第三季见顶,因此市场预期,下半年政府的政策会松一松,好让企业有机会透透气。届时,投资气氛又会活跃起来,中国政府是想调控经济,而不是想把经济弄死。

     我之所以对楼市抱有信心,最关键的一点是租金仍在上升,租赁市场是不会有投机的,租金升,反映市场上确有实质需要。租金升会迫使用家弃租转买,亦会令投资者乐于存货,不肯轻易加入抛售行列。只要租金升,现时偏低的投资回报率,就会慢慢变得合理。在租金趋升的时候,很难认同楼价会趋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