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做好夏季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切实做好夏季中小学幼儿园安全

管理工作的通知

 

乡(镇)中心校、县直各学校:

夏季是中小学生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的多发期,也是强降水、雷击、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多发期。为确保广大师生安全,现就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夏季安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是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各学校一定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以对教育事业和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责任到位,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避免中小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强化管理,切实做好中小学交通安全工作

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各中小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要教育学生拒绝乘坐报废、超载、拼装、摩的及无证无牌等有安全隐患的车辆;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抵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对违反交通法规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纳入学生德育考核。

2.做好学生上学、放学时段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上学、放学时段,学校要安排教师和保卫人员在校门口等关键部位值班,疏导交通秩序,组织学生有序、安全通过。必要时,争取公安、交通部门支持,安排专人值勤。各小学校要采取组织学生放学路队、佩戴黄色安全帽以及家长轮流到指定地点接送学生等方式保障学生交通安全。

3.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学校自备或租用校车要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公安厅《关于贯彻落实<校车标识>国家标准的通知》(豫公通〔2011〕265号)要求,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检验合格、确保安全性能可靠后方能使用;要定期对校车进行维护保养,不得使用拼装车、报废车作为校车;严禁超员和租用个人车辆接送学生。学校要指派专人对校车每次出行时的车况以及运载学生的情况进行查验,发现车况不好或超载以及其他交通违法行为的,必须立即制止,不得放行。要切实加强对校车司机的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司机,加强对司机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校车在接送学生时,同车必须至少配备一名陪乘老师负责学生安全。

4.加强学生集体活动交通安全管理。城镇学校的早操、跑步等体育活动要尽量安排在校园内进行,严禁学校组织学生在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上进行集体跑步等体育活动。农村学校校园体育场地欠缺,只能安排在校园外开展体育活动的,可以组织在附近的安全场所内进行,但要避开交通要道,确保学生安全。学校开展大型体育活动以及其他大型学生活动,必须经过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的,应事先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安全措施。

三、加强教育,切实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

各学校全面开展游泳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务必做到:不在无家长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任何学校和教师个人不得以写生、举办夏令营等为由组织学生到坑塘、水库、湖泊、江河边活动。各学校都要制定安全教育方案,确保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师生。

要切实发挥各级中小学安全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按照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各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社区(村)的联系,通过印发《告家长书》、家庭访问、家长会等形式,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使家长在学生上学放学路上、节假日期间等脱离学校和老师监管的时段,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监管;各乡(镇)中心校要督促社区(村)在江(河)边、湖边、水塘边等设立安全警示牌,在事故多发地段设立义务监督管理员,确保学生安全。

四、加强监管,切实做好饮食卫生安全工作

学校要以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卫生、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强化学校和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重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防病抗病能力。各学校要认真做好食品卫生安全排查,切实做好学生饮食的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要求,从食堂环境卫生、物品采购到食品加工都严格按要求执行,杜绝过期、霉变或腐败的食品及原料进入学校食堂。各学校要定期组织人员对学校进行饮食卫生安全检查,重点检查食堂操作间的基本条件、食堂卫生环境及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等。

五、抓住重点,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学校要结合夏季特点,全面开展一次安全工作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游泳安全、交通安全教育的落实情况;检查人防、技防、物防等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农村地区、山区的学校,要根据所处位置重点检查防范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雷击等自然灾害的措施是否到位。要认真排查校园周边环境、饮食卫生、交通等方面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要消除,重大安全隐患要向当地政府报告,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

六、明确责任,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学校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并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责任到人。对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力和工作失误而造成重大事故的,必须严肃追究学校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要严格执行重大事故和学生非正常死亡报告制度,做到报告及时,信息畅通。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