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鲜奶还没有把“奶”正名,奶茶也出来闹腾。一名奶茶的学徒工大爆猛料,市面上夏天火爆流行的珍珠奶茶竟然不含珍珠,而含有塑料;奶更是奶精、香精调制而成的。这“奶”简直比水还水。对此,有业内人士自爆内幕:许多商家卖的“珍珠奶茶”既不含“珍珠”,更无“奶”无“茶”,多由人工合成材料、香精和自来水勾兑而成,而合成材料主要就是塑料。
我们关心的是为何政府倡导的“每天一斤,强壮中国人”的民生事业,竟然成了消费者的心病,病从何来?政府的一些从业者是民生的阎王爷,没有人敢随便怀疑,即使是微博这一被奉为“民主自由”的旗帜,也无能为力:从业者不敢得罪执法者、媒体人不敢面对瓷饭碗撕打乱锥,消费者又不知情,中国的高速发展又使的新产品层出不穷,而对新产品的监管又似乎可以公关了得,更可悲的是执法者的责任心和良心在哪里?
一头是中国奶制品的风靡流行,一方面是监管漏洞太多;一方面是满足国内需求,一方面是各种名堂纷沓而至,消费者在冷水、糖水、奶水、包装、品牌的混合物面前,欣喜欲狂,好喝、好饮料、好凉快。不法之徒的奶制品全“归功”于各种香精和奶精,有的连纯净水都不愿意用,直接灌自来水,五颜六色的珍珠奶茶其实就是水的变色龙。有好事的记者给出数字::一袋1000克的“珍珠”约8元、一袋1000克的奶精约15元,加上自来水,三样东西就能调出约60杯珍珠奶茶。 加上人工费,一杯奶茶的成本不到1元。这里没有消费者的知情权吗?肯定没有,消费者花钱的大部分是交了房租、人工、喝的是什么就只能是被“污染的水”。
难怪现在的饮料奶茶越来越浓郁,原来是添加的其他劣质添加物需要浓郁来遮盖,从业者需要水的多种颜色来掩盖做人的良心。
“奶”与商业无关?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