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了日本文化习惯的菅首相必然要走人


  我在《日本的危机远未结束》中指出:“从任何角度来看,首相下台必然无疑”。但神差鬼使,在发表的博文中,这句话漏掉了。在内阁不信任决议案在众议院遭否决之后,日本政坛已经没有办法再把现职首相拉下马了。所以菅直人首相在表决后的内阁会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获得了又一次的胜利。但是笔者在这里把上星期漏掉的话补在这里,再加一句:不出一个月,日本将迎来一位新首相。

  为什么菅直人首相马上要辞职走人?因为他犯下一个日本人不能饶恕的错误,那就是恶用了日本独有的言回和默认做法,挑战了日本的文化习惯。而这种挑战使他众叛亲离,政权难以为继。

  言回就是使用替代的词汇表达同一种意思。大家都觉得日本人不善于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实际上就是文化不同造成的印象。日本人虽然会用很多替代的词汇,但要表达的意思实际上还是非常明确的。而且聆听的一方也会很明确地理解发信者要表达的意思,这就是默认。也就是说对日本人的言回,他们自己一点也不糊涂。在日本这也叫做读懂空气。

  比如,在6月2日内阁不信任决议案投票之前的民主党议员会议上,日本最不应该具有政治色彩的NHK电视台就在菅首相的发言还刚刚开始时,就打上了首相辞职的字幕。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次民主党议员会议就是为菅首相表面辞职而召开的,无论他说什么,大家把菅的发言当做言回而予以默认。NHK的字幕就是这种默认的表现,也是日本人的共识。

  那次会议也是可以让菅首相光荣撤退的一次机会。如果内阁不信任案通过的话,那将是极为不光彩的一页。但是,事后菅说他没有言回,他的一字一句都明确地表达了他要说的意思,那就是不辞职。菅不想怪冠而去应该是真实的,但完全可以在民主党议员会上明确表示,或者根本就不用参加那次会议。当然那样的话,内阁不信任案就可能通过,菅将成为二战之后第5位不被信任的首相。

  菅的前后言行被认为是预谋地利用日本的言回习惯,成功地阻止了民主党议员的大量造反。在内阁不信任决议案被否决后。菅在6月3日的国会的答辩中指出,他没有和任何人达成要辞职的约定,说他要辞职只是媒体的一厢情愿而已。但是属于菅的政治领路人、负责起草那个文件的北泽俊美随后就立刻指出,文件起草的前提就是菅辞去首相。这使菅的国会答辩有可能成为谎言,政治生命面临危机,因为在国会的答辩中说谎是要被定罪的。

  菅挑战了日本人的文化习惯,触犯了众怒。这样连一直支持他的人也都开始倒阁,空气突变,菅的首相前途就要戛然而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