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题目 |
电影 |
摘抄 |
评语 |
尹恩彬 |
《蝴蝶效应》影评 |
蝴蝶效应 |
我觉得《蝴蝶效应》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因为不断地把剧情解构,我被深深地吸引。 这一部电影有着非常精妙的一个构思。而这个构思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悔的机会。没有任何人会对自己的人生完全满意。所以这部电影的最基础的设置,关于重来一次甚至多次的假想将给我们带来许多虚妄的幻想和无穷尽的渴望。它给我们展示了命运的无限可能性。 |
评述之中将电影中的回到未来设想为现实中的幻想尚可接受。结论中表示每个人都会幻想自己能够改变过去让目前的的状态更好一些,或者希望过另一种生活、成为另一个人,而这样的结果却只能是毫无结果。”也比较恰当。论述中个别地方思维的跳跃性过大。 |
胡丽红 |
你,清醒了没? |
浪潮 |
在我质问别人的时候,我承认,我自己是屈服在群体压力下的一份子,我失去了好奇心,茫然不知所措,沿着父母设定好的轨迹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所以,我会时常问自己“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仅以此来提醒我自己,守护着心灵的那一片清醒的光明,不至于在时间的长河中,淹没在滚滚浪潮中。……显示生活中的我们,总说考试压力大、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等等,压力,无形却也有形,它就似一块大石,压在我们的精神弹簧上,它看不见摸不着,确通过各种难题清晰的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学生,我们是群体生活的,难免,总面临的来自群体的压力,很多时候,我们被迫的接受我们不想做的事情,因为我们明白,我们是一个群体,一旦我们不服从,我们很有可能会失去朋友,会被孤立,所以,我们屈服了。作为这个年纪的学生,我们是青春的,是活力的,亦是张扬的,骄傲的,我们缺少社会的雕琢,自由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喜欢表现自我,喜欢被人追逐。《浪潮》中的那一群学生,正是这种个性的最好体现。没有全面的理性的思考,更多的是随性而为,所以打架,所以疯狂,一旦有了激情的目标,就毫无保留的释放,没有了规矩,没有了束缚。 |
结合自己的情况叙述了影片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比较好地反思了自己所处的现状,对故事的把握似乎可以进一步细致一些。 |
张军伟 |
做人,总要信 |
肖申克的救赎 |
虽然我不在肖申克,却何处不是肖申克呢?做人,总要信,保持着自己的那份坚定,与纯真的友谊在路上不断充实自己不断相互扶持,生活又怎可能不精彩过那场救赎呢。……而Andy另外一个闪光点便是不独善其身,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技能,他在拯救自己的时候,还为周围的人谋取福利,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技能,他坚持不懈地写信最终为狱长建造了一个图书馆,他循循善诱地传授给那个小鬼知识,最终使他获得了学业证书,我想这也是Andy人性的闪光点吧,善意待人,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周遭的事物。……亮光之下,我们懦弱的灵魂纷纷在 Andy 张开的双臂下现形,并且颤抖。他也信了,他信得是自己,信得是外面的美好世界,信得是别人嗤之以鼻的希望,信得是自己能够数十年如一日的蛰伏,他也坚持着他的不信,不信他属于这个肮脏的牢狱,不信他会输给这个黑暗的世界。 |
比较合理的感想,能够比较好地根据自己在不同时段的感受归纳出自己从电影中所获得的启发。技的问题的确很重要。 |
傅豪 |
行走无间 |
无间道 |
倪永孝说:“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或许每一个生活在无间黑白道上的人都明白此生的命运难以由自己掌控,他们终究会回到宿命的原点。只是在犹豫与踌躇之间,他们与重生,擦肩而过。 |
故事的叙述比较清晰,有一定的个人看法,花了一些功夫查找资料。论据值得更进一步补充。 |
曲舒 |
裂缝影评 |
裂缝 |
与此同时,费尔玛对G小姐的示好无动于衷,并意识到这种示好背后的不怀好意。多方面力量的压迫,使得费尔玛充满抵触情绪,并最终在掌握G小姐虚伪懦弱的秘密后,决定公开反抗。在集权体制内部产生的反抗者通常只有两种下场:一是远走,二是“失踪”。《裂缝》中费尔玛的结局也不能免俗。黑暗的树林里,美丽而脆弱的费尔玛在众人的追逐下哮喘发作,Miss G支开众人,却迟迟不把缓解药交给费尔玛,眼看着她在面前死去。 |
故事的叙述和试图结合的理论的转述都还可以,但是两者的结合存在一定的问题。 |
高卓群 |
重复的救赎,绝望的深渊 |
恐怖游轮 |
《恐怖游轮》的主题是一个不愿承认自己死去的灵魂想违背自然法则,渴望恢复失去的生命,期待恢复失去的爱,弥补自己曾经带给儿子的伤害。而这一切徒劳的挣扎,都注定她将陷入自己的心造出的炼狱,无止境的循环下去,这是杰西为母爱救赎。……与片头如出一辙的镜头告诉你,她又回到了出海之前,事情并没有结束,游轮上的轮回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轮回。决心要结束这一切的杰西干脆利落地杀死了另一个自己,却在送儿子上学的途中因为分心驾驶而导致了车祸。 |
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影评揭示了其对人生的启发意义。 |
李紫璇 |
从《阴声》看惊悚片 |
拍鬼实际上是为了拍人的,真正恐怖的是人的心,鬼只是可以毫无规则的把它表现出来,如果没有一个要表达的关于人性的主题,那这部恐怖片纯粹为了吓人和票房,这很畸形,也很幼稚。……一是人本身对未知事物就存在有某种恐惧心理,因为不知对方的具体情况而对其发挥充分想象;二就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有阴晦面,与其说是因为观看了电影而害怕,不如说是因为直击了内心深处的阴晦而感到恐惧。因而我想说,恐怖惊悚电影存在的真正价值是让人一改平常对自身阴晦面逃避的态度,从而深入面对自己,更全面解析自己。再放宽一点说,这类电影在某些方面还能起到警示社会,甚至揭露现实的作用。 |
对惊悚片的分析比较有深度,能够展现作者非常强的反思能力。 |
|
曹庆昊 |
《十二怒汉》有感 |
十二怒汉 |
那位主张无罪的先生不露锋芒,一步步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从细节入手,条理清晰且不易察觉,最终说服了所有人。在充满火药味的悬疑中,导演慢慢地给了我们答案,让我们感觉非常刺激。同时,电影有效地质疑了当时社会陪审团制度,既没有全盘否定也提出了尖锐的疑问,做到了发人深思。 |
对电影的总结比较合理,论述部分的深度仍然有待进一步挖掘。 |
何志浩 |
这是一部让人难受的电影 |
飞越疯人院 |
不同的电影可以给人不同的感觉,欢乐、紧张、刺激等等,都可以让观众感到满足。很多人喜欢被恐怖片虐待,喜欢那种惊悚刺激的感觉,和他们差不多,我喜欢被让人难受的电影虐待。可能导演的本意是表现社会对自由的束缚,但在我看来,《飞越疯人院》就是一部让人难受的电影。 |
对好电影的理解挺有意思的,当然仍然值得商榷。语言比较简练,能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错别字要注意。 |
霍华德 |
救赎于谁 |
肖申克的救赎、飞越疯人院 |
不论如何,试着留住一些信念,在它们丧失殆尽之前。它们也许无法最终实现,也许无法让我们更有意义的活着——甚至对于我自己而言,它们只会愈加带给我来更多的虚无感。然而我知道我有多需要这样的虚伪与自欺,因为你可以说我在做梦,但我不会是仅有的一个。 |
比较散文化的风格,能够把握住电影的要点。 |
吕美玲 |
跟踪大明星:两性角色认同的差异 |
跟踪大明星、第六感追缉3 |
相同的女主角坦率善良与悲剧性的特质在结局也成泡影。这些形象塑造除了方便结局的精采外,更重要的是它思考了人如何在社会要求下成为某一种人,以及人如何为了达成目的而披上某一种人的外衣以迎合社会。记者本可以捍卫人知的权利,而明星亦可纯粹想带给人快乐,但在片中使人发觉这种理想参杂了过多的利害心机,在现实中又是何等的虚假,事情的真相与人的真心一般遥远而不重要,如电影末期男女主角发表不相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共识一般,一切都是为了争一个胜利者而没有所谓的道德良心。 |
感觉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影评有点技术贴的感觉和味道。关于互动过程的描述比较到位。 |
彭杉 |
骗子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
骗子 |
他所获的神启在于女儿的意义,然而为了自己的女儿,他骗了可怜的跛脚姑娘一家,骗了同伙,骗了观众。他相信了自己的欺骗。他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毕加索。也许再发展下去,他会终究得到良心的神启。可惜,当他要获得拯救时,他死了。 |
不同的欺骗层次的处理能够展现电影导演的功力。有些理论层面的内容还值得深入挖掘。 |
孙萌 |
愤怒的葡萄 |
愤怒的葡萄 |
不过我认为最感人的却是那家他们买过面包和糖果的餐厅。爸爸的尊严,餐厅老板的好心,服务员的同情心,卡车司机的慷慨,都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得到体体面面的成全。这是美国式的扶危济困,没有涕泗横流的哀求,更没有居高临下的施舍。即使贫穷,也要挺直了腰杆,公平交易,不多拿别人一针一线。即使是慷慨,也要不露痕迹,保全对方的尊严。不会像国内电影帮助别人的人居高临下予以施舍,被帮助的人千恩万谢,虽是伸出援助之手,但总是觉得缺乏真正的感情,而是这一边的虚荣心,另一边的低声下气的隐忍。餐厅这一幕让我看到了美国人的真诚,尊严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
不错的搜索电影的方式。对故事的叙述和对关于穷人奋斗以及共产主义问题的阐述都比较好。 |
熊颖瑜 |
影视原理作业 |
致命魔术影评 |
这一部电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在复仇的母体下还阐述了另外一个主题。那就是牺牲。伯是一个懂得牺牲的人,是伟大的;而俺不懂得牺牲,他是卑劣的。当伯解说中国水缸魔术的时候,那是他就领悟了魔术的真谛——牺牲,并以构思了移形幻影,并说了一句并不是所有的魔术都能被模仿的(必须是双胞胎,特指移形幻影),从此他和兄弟只能牺牲一个人的幸福,并且一生保守秘密,连最亲的人都没有透露,这就是最伟大的牺牲 |
故事的叙述较为清楚,对电影的结构也进行了较多的剖析,关于牺牲的探讨也有一定的意思。 |
赵亚巍 |
《影视作品与社会原理》课程作业 |
天使爱美丽 |
爱美丽这个可爱女人,善良地对待身边所有值得善待的人,又以嫉恶如仇的态度小小的报复那些存有恶念的人。从她扶那位盲人过街向他介绍街边所有的小店铺开始, 就一发不可收拾:帮助傻子成为果蔬摊摊主,帮助房东找回亡夫的爱情,帮助玻璃人寻找生活的乐趣,帮助五十年前的男孩送回童年的回忆。她还为男人和女人牵桥 引线当起红娘。我想一个人做了这么多无关于她自己的善事,应当有一份好的报应了。然后爱美丽果然开始收获自己的爱情:她温存地追求,却不像普通人一样走正 常的流程。……天使爱美丽,这一首悠扬的香颂,裹挟着明快的色彩和法兰西人特有的幽默感,让人心中泛起小小的感动。童心未泯和心存善念,是爱美丽拥有的最令人敬佩的美德。这部如同配上音乐的爱美丽生活纪录片,断然不是我最喜欢的影像,但却组成最让我感到过目不忘的色彩和声响。 |
语言非常的优美,就像诗一样的优美。论述层面有一点欠缺。 |
许靓 |
从交换原理的角度评《与狼共舞》 |
与狼共舞 |
在邓巴和苏族人的交换中,第一层次的交换是物质层面的交换,交换的结果是相互的往来于和谐的关系;在他们之间的第二层次的交换是精神层面的交换,这次交换的结果是他们的心理上的融合。……我们可以站在一个角度窥视这个社会:我们一直在说创造一个和谐社会,但我们真正做了些什么?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太多太多,人如果只是一为的唱高调,那么他永远都不会有和谐环境。胜者为王,人定胜天,都是什么狗屁理论,那是原始社会!看看现在的社会缺失了信任,理解,交流,公平,等等等等!我们能找回那些人类应该有的,最基本的人性化东西! |
能够进行较好的叙述和交换层面的分析,这两者的分离状态可能需要进一步改进,错别字要注意。 |
柴二乐 |
谢谢我们能说话 |
十二怒汉 |
远古的时候,人们没有语言,只能靠动作及图画说明问题,发展到语言和文字(中国文字是少有的有图画演变而来)的时代,这些动作和图画就变成了舞蹈和绘画,也可以叫艺术,我是一个学所谓艺术的(但我不认为这些是什么艺术)艺术是什么?不过是最原始的表达罢了,如果你要表达一个想法,又不让你说话,绘画和舞蹈就是隐晦的表达方法了,但往往一些艺术家又表达不清楚,这样,反而又被人们认为更高深了,有意思又好笑,所以,我认为说好话才是真的艺术,谢谢我们能说话把。 |
很好的文字能力,对于艺术的理解也很有意思。能够展现出来作者具有大视野。 |
王跃翾 |
《致命魔术》影评 |
致命魔术 |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部关于人性的影片,人性中的极端与丑陋,善良与仁慈,这一个复杂而矛盾的集合体完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组成。涉及到利益等冲突的时候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却并没有表现得那么有风度,但似乎这并没有阻挠科技的进步,反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胜利一方,交流电的便利。所以,这种攀比效应也要辩证着来看。 |
影评不错,不同层次的攀比都呈现了出来。关于爱迪生与特斯拉及交流电推广商人的描述也比较好。 |
温淼 |
信仰之光 |
肖申克的救赎 |
《肖申克的救赎》其实是有很强的宗教意味的,不提Andy为整个监狱带来的文明,甚至Andy这个角色是无罪之身这点都可以被诠释为没有受原罪浸染的救世主耶稣的化身,不过采取一个完全宗教的观点去解释它似乎是有些牵强了。毕竟Andy本人是不是宗教徒电影都没有交代,与其说Andy在一个个博弈中胜出的动力来自于对上帝的信仰,不如说是对人生命价值的相信,而正是这信仰使得Andy心中一直没有熄灭过希望之火。……最重要的仍然是信仰。圣经应该是整部电影里面最明显的表现这点的道具。首先,“Salvation lies within.”一语双关,既暗示藏在书中的石锤更表达出信仰对于所有人的拯救,也象征着圣经寄予人的启迪和希望。更细节的暗示则是在Norton来查房的那次对话,Andy和Norton分别提到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时。“Watch ye, therefore, for ye know not when the master of the house cometh. ” “I’m the light of the world, …ye that followeth me shall have the light of life.” |
故事的转述较为全面,有一定的理论分析意图,能够用比较平实的语言来呈现信仰的重要性。 |
杨晓霞 |
从信仰角度看《黑道大哥再出击》 |
黑道大哥再出击 |
正如《黑道大哥再出击》中不断致力于唤醒人们对甘地精神的信仰:让孩子不再抛弃年老的父母亲,政府官员不再利用手中权力向办事民众索要贿赂,父母与儿女之间加强沟通交流而不是用暴力进行教育……我个人觉得,信仰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也是一种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体现。一个社会想要维持和谐稳定需要人们拥有一种共同的信仰,即拥有并践行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合乎法理伦常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才能避免那些不和谐的因素的产生与蔓延,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
从信仰的角度来谈论这部电影有一定的可取性。 |
张雯 |
十三影评 |
十三 |
讽刺的是,这项反人性的游戏却需要裁判来维持规则。最意外的是,当一名参赛者体力不支需要椅子时,也有人像裁判请示。这项赌局看起来“秩序井然”。裁判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发令,他是这场游戏中最疯狂的一个。因为生命、金钱,赌徒和参赛者都颇为紧张。而裁判却能享受整个过程,血腥让他兴奋 |
有点意思,电影有一定的内涵。影评者自己的观点可以进一步发挥。 |
梁丽汶 |
《蓝色大门》影评 |
蓝色大门 |
与青春相关的博弈虽然不如经济社会问题般复杂,但玄奥程度却丝毫不输它们。三个人的初恋都落空了,好像在这场博弈中并没有赢家。但是只要想到,用什么支付,最后就会获得什么,决定了我们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心底就会忍不住地柔软下来。 |
语言比较优美,叙述比较详尽。理论的运用还算不错,局部地方值得进一步阐述,博弈镶嵌是如何进行的值得详细说明。 |
孙立 |
《十二只猴子》影评 |
十二只猴子 |
现实、逃避与精神错乱。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像科尔那样因为逃避现实而变得精神错乱,因为现实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悲哀而混乱的,我们不想面对它的悲哀,但是我们又无法逃避它的混乱。命运就像对科尔那样地在对我们每个人开着黑色的玩笑。为了生活,我们只能像科尔那样默默地挣扎着、疲惫着、痛苦着并苦中作乐,用错乱的幻想来麻痹自己,随心理的痛苦而麻木生理的疼痛,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影评颇有力度,关于现实与虚幻,关于心灵的宁静,阐述了电影的主题。 |
影评作业摘抄【3】(根据学号排名)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