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即财富生产的充分、必要的因素。在新的时代,应当有新的内涵和定义。
所说的充分,是有了这些因素就足够了,不需要其他的因素了,这些因素是充分的,全部的相关因素。
所说的必要,是这些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是缺一不可的,是必须要有的因素。必要的因素。
生产要素,准确地说是物质财富生产要素,它的构成是一个既不需要多,也不能少的因素结构,是稳定的,严密的,准确的,可靠的,必须的,足够的生产物质财富的因素结构体,是个不等边多边形。财富生产要素。严格地全称,应当是财富生产充分且必要因素。数学上简称充要因素,这里简称财富生产要素。
考察了世界经济发展近几百年的历程,深入归纳与总结,可以认定,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生产要素已经有了新的6种形态:智能;管理;技术;劳力;资金;资产。6种生产要素缺一不可。解剖任何一个经济生产经营体,都可以找到这6种生产要素。当然,各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经济体中,其各自的的分量是不同的。从农民,个体户,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到大型的跨国企业,概莫能外。
6种生产要素可以互相转化,但不能互相替代。所说的可以互相转化,是指一种其中要素可以产生或者转化为其他的要素,比如,智能要素,一个好的策划可以找到并且组合其他生产要素的方案,重要的信息可以为企业找到新的效益和出路,好的管理可以更大程度地组合并且发挥其他5种生产要素的作用,产生更大的效益,技术则是产生新产品和新价值,使其他生产要素增值的真正核心,劳力可以创造或者增值其他生产要素的价值和效益,资金可以购买其他的生产要素,资产可以承载并且扩大其他生产要素的产出和效益。
所说的不能互相替代,是指的,六种生产要素再怎么起作用,再怎么转化,6种要素始终存在,并在不同时间发挥着不同作用,各要素本身的性质的核心形态还是不变的,6要素不可能因为其作用所带来的的形态转化和增值而使自己消失,相反,这种转化正体现了各个要素本身的价值,其源源不断的增值力和它们作为增值源泉的生产要素的神奇性质。
生产要素的赋值,作为范畴,本身都是正值,但在经济活动的运行中,企业内部与外界的互相作用时,特别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范畴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人,赋予各要素的内容和内涵都是不同的,有时会有正负值的变化。也就是看你怎么运用它,会不会用。在不同指导思想下,运用六种生产要素,它们的效果,并不总是正值,它们也有作为负值的时候,也就是说,当6种生产要素在运用不良的情况下,有时会有错误的和负面的结果产生,这时就会产生亏损或者失败。这完全取决于人的素质与水平。因为6种生产要素都是由人在携带、承载和运用的。
为什么要寻找生产要素?为什么要给生产要素重新定义?其必要性在于,在面对繁纷复杂的经济现象时,在追寻经济行为的原始动力与最终目标时,在追寻财富产生的根本来源时,在寻找财富分配的最合理根据时,就会追索到生产要素上来。通俗地说,也就是,一笔财富在创造出来时,要知道,是谁在起作用?各起了多大作用,各应当分配多少?这笔财富该归谁。每个企业,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没有很清楚地、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生存问题,贫穷与富裕,社会的各种问题,革命与运动,以至于人类的历史,全部的阶级斗争史,改朝换代史,其实都是因为这个问题所引发的。
马克思主义把财富产生与积累的来源,解释为剩余劳动产生了剩余价值,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成为其理论基础。剩余价值其实就是利润。这利润由资本家得到,在理论上,这叫做按资分配。即由企业出资人占有全部利润。那么工资呢?不是分配吗?很多人都以为,工资是一种分配的结果,其实不是。因为,从财务制度上,工资和奖金是进入成本的,是人工费。工资根本就不在利润中参加分配。工资再高,也是列入企业的成本进行扣除的,而绝不是利润分配的结果。参加利润分配是是企业的股东,而开工资的当然不是股东了,只是打工者。或者称为被雇佣者,是雇佣劳动力。按资分配是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出资人是企业的所有人,出资结构形成企业的所有权结构。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两大特征支柱:按资分配制与劳动雇佣制。
在社会主义所有制中,把工资解释为分配,是理论性的错误,不能成立。为了体现与按资分配的不同,体现劳动的价值,确立了按劳分配的制度,但,什么是按劳分配?工资制就是按劳分配吗?其实不是的。国有企业的利润全部归国家和企业所有,利润在财务制度上是没有进入分配的,工资和奖金都被列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员工包括管理者,都没有参与利润分配。当然现在的国有企业已经有了例外。有限责任公司有利润分配,是在有实际出资人的基础上执行的。劳动力其实没有进入参加分配的序列。可以说,按劳分配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
制度是理论的产物,没有正确的理论,当然没有正确的制度。在理论上寻根问底,就是为了解决制度性的问题。财富生产要素论,不是来自于空想,也不是来自于推理,更不是来自于读书和批判,而是来自于社会实际和企业实践。来自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无数企业生生灭灭的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财富生产要素论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它可以解决多个重大问题:
1。财富生产要素论可以解释企业财富产生的来源。
2。可以作为企业所有制制度的根据,由6种要素的提供者形成企业的所有权结构。
3。作为企业的分配制度的根据,即“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利润分配真正的合理化制度。
4。这种制度的实行将形成企业最有效的激励机制。
5。作为一种新的企业文化,将对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快速发展。
6。 形成新的企业形态:共有制
7。企业的所有员工都真正成为企业的股东,企业的主人。
8。 每个人都有了自由的发展空间和价值的体现。
9。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所有制形态开始形成。
10。国家的新型所有制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的建立。
1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核心区域,改革走上正确的发展方向。
12。公有制的高级阶段---共有制,真正的共产主义制度开始形成和发展。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中国当代经济改革发展史是新理论新制度产生和成长的丰厚沃土。
人类的未来希望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正在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