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自力:企业文化的四大新能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在进行着文化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有文化生产力,才会有文化分配力、交换力和消费力。有文化生产力和分配力,才会有文化交换力和消费力。有文化生产力、分配力和交换力,才会有文化消费力。有文化消费力,才会有可持续性的文化生产力、分配力和交换力。----曾自力语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力量,具有一种企业管理的高级能力。企业文化力通过它的物质力、制度力、行为力和思想力作用于企业及企业人的方方面面,使企业文化不仅具有企业文化生产力,还具有企业文化分配力、企业文化交换力和企业文化消费力,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最有效的文化经济方式。

文化固有生产力。文化力就是生产力,文化力特别是具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两个资源的生产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一直就是在文化生产力的作用下在全球、在各国、在各地区形成各种各样的、各个级别的文化中心,进而形成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艺术等文化生产中心。当今世界有这样一种语境在流行,这就是“吃中国菜、穿法国衣服、住英国房子、开德国车、娶日本老婆、嫁德国老公、拿美国文凭、去加拿大养老......”这种语境都是各个国家的文化经久多年积淀而形成的文化优势。再说,“用派克笔、用ZIPPLE打火机、用温州拉链、用中山非常小气指甲剪”等等文化生活现象,这都是建立在各国以及企业的文化生产力的基础上的。这些文化产品都经由了粗生产、细生产、精细生产到超精细生产的历史演进过程,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在进行着文化的研究、设计、开发、创造与生产。很多地方建设的文化园其实就是生产文化产品的基地。深圳市提出的“钢琴之都”、“动漫之都”等也是基于深圳这方面较强的文化生产力,比如深圳出了个钢琴家李云迪。在动漫方面深圳也相当有建树。当今中国市场经济中,文化经济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越来越具有迅猛发展之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经成为过去式,新的形式是“文化搭台,文化唱戏”,文化自身的能量爆发出无穷的力量。文化经济成为多种经济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化生产力的利用和开发受到国家和企业高度的重视。华为“狼文化”的生产力可谓强大,他们精诚团结,不实现目标不罢休,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效益。华为是先发工资后干活,尽管活干到晚9点,但华为人没有什么怨言。据悉,2010年,华为人人均年收入28万元(含股票价值),这是华为通过企业文化的物质力、制度力和思想力创造的文化生产力的奇迹。企业文化就是第一生产力。开发企业文化生产力,不能光靠空洞苍白的思想洗脑,让人成为思想的疯子;开发企业文化生产力,不能光凭惩罚以及纯粹精神奖励的制度约束,让人成为制度的羔羊;开发企业文化生产力,不能光用金钱奖励的物质引诱,让人变成金钱的奴隶。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它的物质力、行为力、制度力和思想力的共生作用才能产生出的一定的生产力,这就是企业文化生产力。

文化固有分配力。文化力就是分配力,文化力特别是具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两个资源的分配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一直就是在文化分配力的作用下在全球、在各国、在各地区形成各种各样的、各个级别的文化中心,进而形成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艺术等文化分配中心。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在进行着文化的研究、设计、开发、创造、生产与分配。企业的品牌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属于大文化资源范畴。当今,全球500强企业在资源分配力的较量中,中国企业的资源分配力总是处于下风。比如,从人力资源中的科学技术资源的分配力情况来看,中国企业的分配力虚弱得可怜!用“微笑曲线”来分析可见,位于两大高端的都是国外大企业的研发技术新成果、坚固的营销网络和高超的运筹能力,而位于底端的是中国企业的利润可怜的生产制造。毋庸置疑,这体现的就是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文化分配力上的巨大差距,这种文化分配力上的差距不是能用“金钱买技术、市场换技术”所能买来和换来的。可以说,文化分配力是一个国家的大文化和一家企业的小文化所自生、自有、自力和自己的以及两者之间的共生、共有、共力和共同的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可发展、可持续、可升华的自然能力,当然它就是一种可充分利用和发挥强大作用的能力,就是一个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从奶企经由“毒奶事件”在中国的裂变与演进情况来看,比如在深圳,伊利、蒙牛全面退让于晨光。因为,奶文化中的唯一要素是“安全”二字,蒙牛的“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品牌广告杀伤力倾覆于“安全”,伊利的北京奥运会唯一指定赞助商的美丽光环失色于“安全”,晨光因其奶安全而得信于消费者,在与两大巨头进行市场分配力的较量上大获全胜,这不可谓不是晨光奶安全文化分配力的胜利!不可谓不是晨光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上的双丰收!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企业文化分配力具有彼消我长、我消彼长的特点。因此,提升企业文化分配力,必须把企业文化打造成为企业唯一的能够让企业称霸经营所覆盖的、所辐射的某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这包括核心物质竞争力、核心行为竞争力、核心制度竞争力和核心精神竞争力等多方面的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一定需要有一流的企业文化管理竞争力包括战略竞争力、生态竞争力、融资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和营销竞争力等。企业文化竞争力越强,企业文化分配力就越强。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它的物质力、制度力、行为力和思想力的共生作用才能产生出一定的分配力,这就是企业文化分配力。

文化固有交换力。文化力就是交换力,文化力特别是具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两个资源的交换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一直就是在文化交换力的作用下在全球、在各国、在各地区形成各种各样的、各个级别的文化中心,进而形成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艺术等文化交换中心。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在进行着文化的研究、设计、开发、创造、生产、分配与交换。深圳的“文博会”其实就是一个文化交换的平台,“世博会”也是一个文化交换的平台。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企业文化交换力具有物物交换、物质与精神交换、精神与精神交换的特点,同时还具有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超值交换等特点。当今世界企业热衷于“品牌价值估算”,这其实就是给一家企业的文化价值估值,就是在提升这家企业的所有商品的文化含金量,就是在为这家企业的股市增值,就是在为这家企业交换资源时提高文化交换力的砝码。例如,苹果的品牌价值估算超过153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具价值品牌。而以前是谷歌一直占据着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的榜首。苹果公司的股市市值已达到3194亿美元,接近于2006年的6倍。苹果产品的交换力极强,富士康这样的大企业也得为苹果打工。相比而言,大家可能并不知晓中国知名品牌企业的手机代加工厂商。这就是企业文化交换力上的较量,这就是东西方大商家企业文化交换力的差别和差距。可以说,越是成熟、高效的企业文化就越具有强大的文化交换力。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加盟费接近千万数量级的事实,铁证了这两家企业的企业文化交换力的惊人力量,相比中国一些快餐文化企业而言,前者的文化交换力是后者的十余倍有余。文化交换力还能够体现在交换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市场等资源上。比如,高新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的企业以三流的技术交换欠发达国家的市场,甚至可以交换这个国家的稀有资源。文化交换力还能够展现在交换资本、品牌、人力等资源上。比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其综合的文化优势交换了发展中国家诸多顶尖高级人才。文化交换力甚至还能够显现在交换人心上,当然这应该是也一定会是自愿的结果。可见,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它的物质力、制度力、行为力和思想力的共生作用才能产生出一定的彼此相关的良性互动交换、互为、互利的交换力,这就是企业文化交换力。

文化固有消费力。文化力就是消费力,文化力特别是具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两个资源的消费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一直就是在文化消费力的作用下在全球、在各国、在各地区形成各种各样的、各个级别的文化中心,进而形成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艺术等文化消费中心。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在进行着文化的研究、设计、开发、创造、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人们为什么喜欢“开德国车”?因为悍马、路虎、奔驰、宝马代表了车文化的主流生活方式,“开德国车”就是在消费一种高质量、高安全、高易操控性的车文化。当今中国富有阶层人士爱好西方的奢侈品,一条皮带都愿意花上近万元去消费,为什么?是因为受到了别人企业文化力的深圳吸引,是因为受到了别人企业文化消费力的扣心牵动。当今全世界手机爱好者以及使用者为什么钟情于苹果手机?为什么以拥有IPHONE最高版本为骄傲?因为这完全得益于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在全球早创、原创、首创了苹果IPHONE与IPAD两大创新产品,它们完全领导和掌控了世界手机与掌上电脑的发展走势,创造了无限可能的消费力,制造了一个无限大的消费市场与无穷的潜在(完全可以说是显在的)消费对象,受到全球手机爱好者的青睐。在“总部经济”的较量中,深圳败给上海,说到底还是因为深圳的文化力较上海差强人意,进而消费力自然就稍逊风骚。现如今,全球开办“孔子学院”蔚然成风,因为“千岁孔子”的身上有着神话般的真实的知识文化穿透力,如此才可能产生全球消费力。需要强调的是文化消费力具有主动、积极、自觉、自愿、再消费与持久消费的特点。可以说,只要企业文化具有了消费力,就能保证企业的上百年久治。可见,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它的物质力、制度力、行为力和思想力的共生作用才能产生出一定的对企业全面拥护、爱护、维护、保护甚至是捍卫企业的消费力,这就是企业文化消费力。(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