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事件让马云走到了风尖浪口。马云从来不缺新闻,也是媒体的宠儿,但作为在最有有魅力、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国企业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这次却有些玩大了,连媒体都不免紧张,“当然是很珍惜你,所以抱憾呀”。马云的这次出轨事件的影响远非当年达娃之争可比,对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早已脆弱不堪的国人信用又是一次沉重打击,涉及到VIE的公司都是风声鹤唳,矛头直指马云。
所有的焦点是:马云的诚信问题,即是否违背了“契约精神/原则”?马云错了吗?
有学者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契约精神”,只有“契约条款”才是有意义的,真是这样的吗?我认为不谈“契约精神”简直是无病呻吟,是对数百年来的市场经济的蔑视,契约精神代表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是诚信的精神支柱,是市场主体经济人格的象征,也是市场主体内在价值的准绳。
马云是否违背了“契约精神/原则”?契约是交易双方的一种约定,契约精神则是对约定的遵守态度和意愿,也是初始信用的基石,也就是说最具有契约精神的人是最有信用价值的人,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契约精神本身是有价的,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当于人格背书。契约精神也是对现实中的契约不完备性的一种弥补手段,也可以让交易各方减少交易成本,这种不完全约定不代表不需要约定,这些主要由当事人的契约精神和初使信用来调节或者是通过潜在约定,如道德底线等。从本次事件来看,马云触犯了一些约定是即定事实,先斩后奏实际上违背了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更多的是出于对自我利益的保护,所谓的“爱国流氓”才是不存在的,动不动扯上民族经济,会不会有今天的国际贸易?
马云错了吗?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完全取决你站在何种角度,在市场经济诚信的角度、“契约精神”的角度,无疑就是错了!如果站在务实主义的角度,这种情况太司空见惯了,大部分中国人都是这么干的,何况早想摆脱这帮外国股东(主要是雅虎)的指手划脚啦。
中国在国际上会陷入诚信危机,市场经济会用它的逻辑来反击。这不是一次性的交易,这是重复博弈,对交易对手行为预期的改变会改变交易前提和基础,国人的初始信用将被进一步调低,交易条款会变得更严格。这也许是一件好事,还原了国人的真实信用价值,在这样基础上的交易规则或许能帮助中国走向真正的市场经济轨道。
马云曾经是中国企业家的楷模,也是佼佼者。为什么我们的佼佼者都这么倍受争议呢?这与中国的大环境不无关系,也与国内媒体的期望不无关系。严格来说,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度相比,楷模们的成长环境是非常恶劣的,规规矩矩地做生意能取得成功,谁相信啊?楷模们的行为与媒体的期望是存在差距的,没办法,只好矮子中间挑高个,包装一下啦!就这样,我们的媒体帮我们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楷模,只不过媒体的用心良苦还是档不住事实的残酷而已!马云还有救吗?下一个该树起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