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随笔



     车上随笔

曹秀
    出门在外,最兴奋的就是遇上熟悉的朋友,在车站,我就遇上一个画家,他是我20多年前写过的一个人物。当我向他打招呼时,他跟我打招呼,可是当我问他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时,他却欠意地一笑:“对不起,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我当时并没吃惊,类似这样的事我也是司空见惯,有一个小学同学,他的名字在我心里存在几十年,可是有一天我见面时问他我叫什么时,他摇晃着脑袋说不知道。我所以想写这个画家,是因为他让我想起多年以前我采访他时的情景,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是风华正茂。谁知多年过去,他居然头发斑白,人已老去,原本比我还小的年龄忽然间显得比我大,比我苍老。很多人都说我年轻,实际上我并不年轻,我也是有实际年龄的人。其实,我要说的并不是他的老,而且他的变化让我思索,他的言谈始终象一个老学究。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更不知道岁月会把人变得十分苍老,通过跟他的谈话我知道他在读老子,读老子的著作。我恍然大悟,原来他读老子,有意将自己变成老学究。当我再与他谈话时,渐渐发现他的言语里充满古典,充满艺术,充满自然,只是一切都有古老的味道。
    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只因为他考上了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一所小学,于是绘画就成为他打发寂寞的形式。没想到多年以后他居然成为小城首屈一指的画家,我所以写他就是因为时间过去这样久,岁月陶冶人,也陶冶心灵。他跟我说他站在一个地方绘画,有时不动地方,多少年后他站着的地方有一双深深的脚印,换言之,就是被他踩出两个坑。长期地站在一个地方不动,目的就是为画好一幅画,这样的态度,这样的风格,难道还需要我说长道短吗?成为老学究也是势在必然。当然他在这里保存着一种精神,更多的则是他对绘画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与他见面,与他谈话,都有一种共同感叹,岁月将人摧老了。
    我跟他在火车上谈话,什么都谈,随便自然,海阔天空。他提出几个作家是他的老乡,而且我也知道他们写出了什么,当我们谈到某某作家成为将军时,一瞬间我们互相提出几十个在艺术领域成果显著的名星老乡,他们也已经成为将军级别的名星了。而且曾经跟我一年参军入伍的人,现在也是将军了,这样的情况让我们振奋,也更让我们感叹岁月变化太快。我们谈的是生活,谈的是艺术,谈的也是一种思想感情,其间也有那些已经去世的艺术家,对他们的怀念也参杂着彼此复杂的情感。是啊,这是我们共同的感叹,当年曾经有多少人为艺术奋不顾身,曾经有多少年轻的梦想在沸腾,如今成为过眼烟云,留下的只有岁月。
    我和他谈话约有半小时,可是却是三十年的浓缩,为绘画他努力了三十年,为写作我也努力了三十年。回顾岁月,我们只有怀念,只有磋砣,只有难忘。他给我一个信息,而且是不断强调的一个信息,这就是艺无止境。是的,我们还需要生活多少年,还需要留下多少艺术品,对他如此,对我也是如此。下车后,我们彼此分开,各走各的路,仍旧是低头不见抬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