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李敖开微博有月余,基本处在自说自话的状态,这让期待他在微博江湖掀起腥风血雨的博友们若有所失,晚年李敖虽大嘴说八方,多有不靠谱的言论,但他毕竟是出过书、坐过牢、笔如刀的李敖,毕竟是被无数青年人奉为文字偶像的李敖,在微博这块是非地里,如果只是以客人的身份说话,总会让人觉得缺少点什么。
在李敖微博刚开的第一天,有挑事说,总盼着有人挑逗以下李敖,引发一场微博大战,建议擅长找茬的人赶紧上去以文会友,别让老头子感到太孤独。有人则说,“他不看回复,不跟草民浪费时间,吵不起来的。”李敖究竟看不看博友们的回复,这不得而知,但他只关注了自己的儿子和一位台湾摄影师,按照微博的使用规则,这意味着除了他所关注的这两位,在他的微博首页上,是根本看不到任何来自外界的信息的,我们不喜欢李敖当客人,但他的确把自己当客人了。
李敖在微博上的封闭姿态是明显的,但发言积极性很高,首日发文在一个半小时内更新了30余条微博,在其中一条微博中,李敖说自己很会写140字的网络文学,要将小鬼们统统打败。由此看,李敖在自己的微博定位上,还是很谦虚的,但认真想想,李敖怎能如此自轻呢?作为一个文字老枪,拿稚嫩的网络文学当对手,不在一个重量级上,根本形不成“打斗”局面,再者,李敖未必了解小鬼在写什么,小鬼也未必知道李敖犀利在哪里,所以,虽然李敖的挑战书喊得震天响,但唱得却是一出“空城计”。
但时隔一月之后,李敖终于首度开炮了。6月19日,李敖在微博中大赞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称其为“伟大的知识分子”,认为顾炎武对知识分子的高下,定了一个检验标准。接着李敖话锋一转,“只是余什么中、余什么雨那种货色,伟大知识分子是看不起他们的。”此条微博一出,得到不少博友的热情转发,转发动力来自于“李敖终于开炮了”。在小鬼们不给力的情况下,李敖开始拿大鬼开刀了。
在时政观点方面,李敖近年有风向突变的表现,说其虚伪并将其命名为“投机分子”的言论多见坊间,在对真理的追求上,李敖失去了战斗性,但在对文化与人性的洞察方面,李敖依然掌握着分寸,这也成为他维持其强壮形象的最后阵地,李敖的启蒙贡献也萎缩至此,如果在这块领域,李敖还是不能或者不敢说真话的话,那么他的微博真的没必要开,完全可以在虚构的盛世景象里当一个成功的投降派。这次李敖拿大鬼开刀,或是其嗜血般批评本性的乍现,如果他的批评不是点到为止,而是愿意多花费一点篇幅,说说为什么伟大知识分子“看不起他们”的理由,那将会让一个充满活力的李敖重现于网页之上。
李敖为批评而生,“愿把牢底坐穿”的批评精神,是他最大的价值体现,很难想象失去了批评能力的李敖,作为一个符号还能存在多久。而不想离开公众的视线,仅仅进行没有方向和目标的“假批评”是不够的,李敖需要放弃与小鬼争名夺利的兴趣,转向与大鬼们的战斗中来,如此的李敖,才堪称老而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