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顶新王冠,几多老瑕疵
严辉文
不论中国的崛起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稳定,是一个多么简单的硬道理,仍然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现代化的队列中每前进一步都会令世界满意;相反,不仅不高兴者不乏其国,而且借此打压和抑制的情形也不稀奇。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在不少领域创造世界第一的奇迹,往往容易引起一些发达国家的不满或困惑,就是明证。
不过,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例外的。比如,日前世界奢侈品协会称,“中国将在2012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对于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这样一顶“新王冠”,对于这样一件可资庆贺的大喜事,连我们自己都来不及会过神来庆祝一下,但是无论是被超越的日本,还是因生产奢侈品而“受益无穷”的欧洲诸国都在第一时间一致叫好。(见6月20日《环球时报》)
中国抢到新王冠,世界舆论从来没有这么一致欢呼过。不过,欢呼者又各有其理由。众多西方奢侈品牌对此欢欣鼓舞,是因为中国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只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是在消费上全方位地贴近了西方品牌。有资料显示,20年前LV曾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楼里开设中国第一家专柜,但当时消费者极少,为防不测,还不得不将店门上锁。而2001年之后,LV开始在中国各大城市加快开设新分店步伐,如今LV在中国29个城市有37家分店。一些欧美奢侈品牌为讨好中国市场,亦正在适应性地“改变口味”,普拉达、巴宝丽、新秀丽等西方奢侈品牌争相谋划在中国香港上市,以方便中国人消费;法国一些名酒销售商甚至把猪蹄和鸭舌列为波尔多葡萄酒的最佳配菜,以取悦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至于被超越的日本,这回竟也丝毫不以为耻,反而连称倍感庆幸。日本《读卖新闻》发表文章甚至称,中国超越日本而夺冠有两大好处:一是表明日本人已过了追求充满奢侈品的阶段,而重新捡起原有的勤劳节俭意识;第二,处于经济不断上升的中国国民对奢侈品的向往,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商机。
中国奢侈品消费称王了,全世界一反常态跟着乐呵了。莫非这顶新王冠大有成色不足之处?世界上制造奢侈品的发达国家之所以高兴中国称王,说白了就是看中了这样一个了不起且具备不断增长潜力的市场。虽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使国人消费水平随之增长的可能;中国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市场实践,更是使相当一部分富人具备角逐奢侈品的消费能力,但是从人均GDP的占位来看,中国应是难有称王之硬实力的。而从坊间关于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的分析来看,在这顶王冠不仅掩不住引导年轻人“人前挎LV,人后泡面吃”的畸形消费瑕疵,而且亦无法掩住权物交易、公款消费、贪污贿赂的黑洞。
从商品品味和品质着眼,奢侈品受世人喜爱,并非没有道理的;如果条件具备,恐怕鲜有人不心动的。奢侈品自身体现着极高的技术含量,奢侈品能够站在人性体贴和商品炫美的最高端令消费者欲罢不能,正显示着其本身就是杰出创造的结晶。在这样一个市场中,如果中国人只有消费称王的份儿,而生产制造奢侈品的任何一个环节尤其是高端我们只是旁观者,那也足以令这顶王冠的蒙羞。
0620长江日报长江评论 :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1-06/20/content_4840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