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PSA:后合资时代的前合资时代“遗老”?


长安PSA后合资时代的前合资时代“遗老”?

    ——我说你,怎么就跳不出那个圈呢?

    “审批通过是板上钉的事情,大家等待的只是时间。”自201079日,长安与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在法国签署合资协议以来,该项目何时通过发改委审批便成为双方的一块“心病”。昨日报载,2011524日,等待许久的长安PSA项目终于通过发改委审批。虽然国家发改委的网站上尚未公布此消息,长安PSA已经正式筹备深圳工厂的开工奠基仪式,而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的DS5将成为长安PSA合资工厂的第一款投放车型。

    近来,关于后合资时代的讨论日益热烈。如果从7年前PSA开始在中国寻求第二家合资伙伴算起,PSA的中国之路可谓跨越了前、后合资时代。那么,作为这样一个典型,长安与PSA的合资,我们能读到些什么?

数典不忘祖:飘忽的PSA值得信赖吗?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让我们短暂回顾一下PSA在中国的历史吧:从1985年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和广汽合作生产标致505,到1992年和东风合作成立神龙公司生产富康(雪铁龙ZX),再到2002年和东风扩大合作范围,重新引入标致车型,开始生产307206PSA在中国的历史已经超过了26。但是,来得早并非来得好,PSA的市场份额只能用尴尬来形容,而这一切与PSA的“飘忽”看来绝对脱不开关系:

    PSA一直将“自由浪漫”标榜为自己重要的卖点,但浪漫的作风对于企业经营可不是什么好事。这直接表现为:在中国市场上,再没有一个国外汽车集团像PSA这样一直摇摆不定!而错失发展良机。尤其是从中国加入WTO2010年的10来年间,在这段中国汽车行业最黄金的发展时期中,PSA似乎很长时间都没想清楚自己究竟想做什么,该做什么和能做什么——不是车型不对路,就是理念太超前,总之始终不能把握中国市场的脉搏,明明是一家主打时尚前卫车型的公司,但在中国的战略却又显得无比保守和与时代脱节。——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但是,前期没有“浑水摸到鱼”,在当前竞争格局已基本成型的情况下想要再开出一块天地,我看徐留平和瓦兰的心理恐怕都不踏实吧?

前后合资时代的混搭风格My heart will go on

    按照长安与PSA在巴黎签署合资合同及相关协议,双方将在深圳建立50:50合资企业,初期投资额84亿元人民币,初期,合资公司将引入雪铁龙DS系列产品,并推出合资企业自主品牌产品。之后,合资企业将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适时推出长安品牌、标致品牌和股东方其他品牌的一系列车型。

    都说天使隐藏于细节,魔鬼也隐藏于细节,那我们就来看细节:

    其一,合资股比依然是50:50;其二,初期依然是已引进PSA旗下产品为主;这两点,显然是前合资时代“市场换技术”的典型表现。

    其三,首期生产的雪铁龙DS5车型是一款基于C5平台的大型两厢车,据说已经获得业界较多认可。对此,笔者不以为然——雪铁龙DS5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可见PSA对这款车型和中国市场的重视。——市场的最终反映可能会很令长安、PSA失望:雪铁龙DS5长宽高分别为4530mm/1850mm/1508mm,轴距为2727mm,造型保持着法式浪漫色彩,厢式设计空间优越,这些的确是优点,但高端大型两厢车的定位符合中国市场期望吗?预计售价高于30万的两厢车而非越野车或SUV,显然注定这将是一款小众车型。这样的话,难道长安PSA的目的就是拿出一款展示车?只是表明My heart will go on”就够了?

    最后再来看合资工厂的选址也似有不妥之处:双方选择的合资工厂所在地是深圳。作为一个各种成本极高,没有太多配套的地方,真适合建厂吗?难道要生产高端车型就要把车厂建在高档地区?还有,双方会生产自主产品,似乎要以长安为主,那么以长安的技术,能给PSA换回多少市场?

    当然,一切,还是让时间来检验吧。

 

授权状态:本文已经授权搜狐网独家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