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客半天
丁启阵
国情面前,深刻犀利的鲁迅先生有时候都不免显得不够深刻,不够犀利。比如说,鲁迅先生反复刻画、针砭国民的看客形象,颈项伸得像鸭脖子,喜欢围观同胞被处决,围观时面部麻木无表情,诸如此类。但是,鲁迅先生并没有揭示出国民常常充当看客的原因:国民未必是天生爱做看客的材料,只是因为天长日久的“被看客”之后,养成了这种习惯而已。换言之,根源在官儿,不在民。
外国的官儿我不了解,中国的官儿我知道一点:他们是永远需要听众、观众——即看客的。没有了看客,他们会感到无比落寞。至于看客是否专业对口,是否真有兴趣听他们讲话,看他们表演,是否在面部表情上有所配合,这些倒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比如说,今天早上我和我的若干同事以及我们的外国学生们,就被毫不客气地看客了一回。在学期即将结束,各门功课马上进入紧张的复习考试的时候,突然接到通知:“后天”,也就是今天,星期六,早上八点十分,某级别各班班主任及全体学生到校门口集合,有一个语言实践活动,参观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市教育科学博览会。“参观”的前边还有“必须”二字。
一路之上,我还以为,这博览会能让我们的外国学生全面系统了解我国、本市教育领域几十年来的伟大成就,从而敬佩有加,无比崇拜,从此爱上中国,爱上本市的教育,下决心今后的学习生涯都在中国、本市度过,并且动员一切能够动员的他们的亲友熟人,都来中国、本市留学……最终实现“全世界都讲孔夫子的话”的伟大理想呢——倘若是这样,不要说牺牲我一个星期六,就是牺牲我余生的全部星期六,牺牲我全部的余生,都将心甘情愿,绝无怨言。但是,到了参观地一看,展览内容基本上就是许多海外留学中介公司杂凑起来的一个展销会,面对的主要是我国的中小学生,跟我、我的同事以及我们的外国学生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说有关系,也就是占地大约一百多平方米的一个展区,展示一些中小学汉语教材。我们到达的时候,展示架上的展品(图书)几乎可以用“屈指可数”这个成语去描述。而且,那些正式出版和非正式出版的汉语教材,跟我们和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它们主要是面向本国中小学生的。
想不出来,这样的博览会有什么必要拉一批外国学生去凑数。绞尽脑汁,猜测如下:有关部门给我单位摊派参观人数指标,用意或许是借用我们金发碧眼、高鼻深目的学生,给博览会营造国际氛围,给留学中介公司促销。如果真是这样,市教育管理委员会的官员们实在是用心良苦,即使那些留学中介公司私下给他们送点好处费,我都能表示理解。
我以为,这样的活动,本单位是不必拿“必须”要求师生的。但是,据说,倘若不“必须”一下,有些事情将来会比较不好办。因为,有些东西(比如说外国学生来华留学的奖学金名额)的审批权是在博览会主办机构有关官员手里的。这种逻辑大约是拿不到桌面上的,但是,客观存在,实际上起作用。国情如此。所以,发布通知的时候,“必须”二字就不敢省去。
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无端地浪费他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又想起儿时妈妈常说的一句话:力气是污(方言,即屎)不值钱的。我不是鲁迅,不敢那么犀利;我也不同于我妈,没那么纯朴。我要说的是:我的时间即使是污,也不应该被无端地浪费掉。送到农村,沤过之后,它可是上好的有机肥料!
2011-6-18
等待出发
等待进馆
展柜还没有布置好
空荡荡的展柜
高级班学生拿着幼儿教材
我国中学生
空荡荡的展位
无人展位
美国展位也乏人问津
汉语文化·脸面
浪费我等大半天时间的赠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