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准”会间接推高房价


     “提准”会间接推高房价

                        ——任远

 

央行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了,0.5个百分点,结合去年以来的11次提准,到目前已经达到21.5%的历史高点,据说还要再提高。

 

而对于每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地产业人士总对号入座认为是针对自己来的,事实上自去年以来的多次提准主要还是为了抑制过高的通货膨胀,而对于房地产,政府已经通过限贷、限购、提高贷款利率、限地王、增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给予了有力调控,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加息等绝不是主要为了调控地产!这一点必须明确!

 

但大多数人都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那么多次,累计冻结资金已经高达近4万亿,如此的冻结资金,使得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贷款越来越难办,也因此,会影响开发商的心理预期,从而迫使房价自动下降!

 

如此的想法只能说太过天真烂漫!事实上,自去年房地产调控以来,开发商已经很少通过开发贷款来融资了,一方面是开发商2009年和2010年的大丰收使得他们身强体魄,短期的瘦身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太大问题;另一方面,结合2008年的教训,针对目前的楼市行情,太多的开发商已经大幅缩减开工量和拿地规模,因此,开发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感到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此外,太多的开发商在以往调控屡调屡涨得“经验教训”指导下,面对目前的销量大减已经应付自如,大多数开发商的策略无怪乎3点,1、高价开盘,看市场反应;2、如果好,继续提价,再开盘,再促销;3、如果不好,捂盘不售,对外宣称已经卖完,仅剩余一两套老总保留房源,天天如此!而对于大多数人期待的开盘销售不好后开发商会降价促销,则在今天的市场上很少见到了,这一点和2008年已经大不相同,因为,开发商心理面很明白,越降价越没有人要,降得太多股东利润无从保障,降得少了客户根本不认账,因此,观望、等待下一个地产春天来临就是他们最佳选择!

 

那么他们的资金怎么来解决?

 

按照正常推理,销售不佳,通过销售融资出现问题,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开发商向银行贷款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如此,开发商已经走投无路只有降价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的开发商大多选择了高息贷款融资,这一点从银行是不可能了,房地产信托也在银监局的监控下也很难了,那么,对于大多数中小开发商而言,通过担保公司贷款则成了他们最新最重要最方便的渠道,也是唯一渠道!

 

从目前的担保抵押贷款利息来看,动辄都在月息2分以上,有的甚至4分、5分,按照年息计算,则大多年息在30%——60%之间,最近有报道声称在浙江竟然出现了年息70%的高额贷款。

 

资金的需求会随着楼市调控的深入越来越大,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又让大多数开发商无法轻易从银行低息贷款,在资金供求严重失衡的背景下,以担保公司为主的“地下钱庄”则会风生水起,笔者预计,随着银行贷款的管控越来越严,地下钱庄的生意就会越来越火爆,而高利贷则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常态!

 

动辄30—60%的高利贷,会让这些开发商死撑到底,而一旦本轮楼市调控松动,那么这些高利贷则会变相反映到房价上,即,本来1万/平米的房子,可能因为资金成本的翻倍,可能会调高到2万元/平米,那个时候,房价则会继续疯狂暴涨!

 

全国几万家开发商捆绑着数十万家担保公司,而数十万家担保公司又捆绑着数百万数千万的中小投资者,这一部分客户的钱大多都是国家的限购买不了房、又不愿存银行贬值的资金,因此,如果本轮调控重压之下,必然是数万家开发商的濒临倒闭,而随之而来的就是数百万数千万的中小客户的资金利息无法兑现的恶果,如此的恐怖后果,我想也不是中央所看到的!

 

因此,地产商一方面捆绑着银行(前几年),一方面捆绑着数以千万计的中小客户,两者若出现大问题,必然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因此,只要将这两个蚂蚱捆绑在一起来,就再也不怕楼市崩盘了,因为,中央政府绝没有这个胆量敢捅破泡沫!

 

而未来呢,真的很恐怖,若土地、招拍挂等国策和制度没有大的改变,房价跌下来的可能性真的很渺茫,在各种开发成本不断上扬不断堆积的双重压力下,未来楼市暴涨的预期则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