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北京参考-教育周刊采访:“勤工俭学”是留学“选修课” (主)


最近正在忙于写手把手教你申请美国商科名校,还要讲讲课,所以一直没写什么太多东西。这里有一篇参考消息杨国营记者采访我后写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拿的是全额奖学金,聂老师和陈老师也是,对于打工,我们没有这个需求。每个月,哥伦比亚免除我的学费,还给我1500美元的助教讲课报酬,除去住宿费用650,大约还有850可以花费,加上系里面的FELLOW补助1000元,我们都没必要去挣学费或生活费。

这也是划分我们这一代留学生和上一代老留学生的最主要特征。现在下一代的留学生,和我们又有了很大不同,他们不需要学校奖学金,完全自己出学费了。时过境迁,这个题目实际意义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参考消息北京参考-教育周刊

“勤工俭学”是留学“选修课” (主)

工作不只有“刷盘子”  挣钱不是唯一目的

    “刷盘子”几乎是中国学生在国外留学时课余打工的代名词。但是时过境迁,如今留学生们工作的类型已经日益多样化。打工的目的很多时候也不仅仅是为了生活所迫,而是出于体验当地社会文化、学习语言、增加阅历等方面的需要。

每周打工一般不能超过20小时

学生到国外留学,学业无疑应该是第一位的,打工虽然也是留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应该以不影响学业为前提。事实上,各国对留学生打工也都有一定的限制措施,这集中体现在对打工时间的限制上。例如,美国政府明确规定,留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周打工时间不可以超过20时,在假期时打工不可以超过40小时。事实上,很多国家都执行相似的标准,“20个小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不过各国针对留学生打工的政策也不尽相同,比如美国需要“工卡”,澳大利亚需要打工签证,而加拿大只允许留学生在校内打工,英国则会对一些打工时间超出限制的学生收税等。

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桑澎指出,对于各个国家的打工限制政策,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同学务必认真学习。有的学生为了多赚一些钱或者出于其他原因,会违反校 方的规定出去“打黑工”,这是有风险的。且不说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劳动待遇等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一旦被校方发现,还会受到责罚,情节严重的,会被开除 学籍甚至遣送回国。近几年,在英国、日本等国家都出现过这类案例,留学生应该引以为戒。

每月所得可解决“食”或“宿”

留美咨询专家张旭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建议,学生最好在校内打工,美国大学校园里给学生提供了很多不错的岗位,比如帮助老师做一些科研或教 学工作、在图书馆打理图书、做学生宿舍管理员、在学校的超市卖饮料等等,关键要学会主动出击。例如在美国大学,学生宿舍管理员是一个非常“吃香”的活儿, 挣钱不少,工作强度不大,工作地点又是自己所在的宿舍楼,因此是很多学生垂涎的工作,很多时候需要通过面试“竞争上岗”。

 “海 归”小谭曾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求学,在校期间,他曾干过多种工作。他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帮学校招生办做事的经历。“当时我的主要工作是导游,负责接待到学 校参观的家长,为他们介绍学校的历史、办学特色、校园环境等,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让子女报考我们学校。”小谭认为,这份工作让自己受益匪浅,得到多方 面的锻炼。

据小谭介绍,在美国,大学生打工每小时的报酬通常在810美元,按每周工作20小时计算,一个月大约可以挣到七八百美元。而美国大学的住宿费通常为每月8001000美元。“在美国,通过打工可以解决吃或住的问题,但是想把学费挣出来是不太现实的。”据了解,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很多国家的情况大体都是如此,学生一个月打工的收入基本可以解决吃饭或住宿的问题。

“勤工俭学”是留学“选修课”

在上世界八九十年代,留学生以公派为主。即便有国家的资助,留学生们为了贴补或改善生活,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选择“勤工俭学”。“刷盘子”便是他们从事的常见工作。进入21世 纪以来,留学生以自费为主,这些学生家庭条件一般不错,足以支付他们留学所需的各项费用。有的学生从小娇生惯养,过着所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 乏“勤工俭学”的意识和动力。张旭指出,“勤工俭学”其实从不过时。因为挣钱只是打工的目的之一,通过打工,可以了解当地的文化,更好地融入当地人的生 活,同时锻炼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可以说是一门“选修课”。

据 了解,在欧美很多国家,其本国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以美国为例,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一年几万美元的花费对很多家庭而言也是一笔巨大的开 支,因为美国家庭普遍没有储蓄的习惯。为此,“勤工俭学”就成为很多美国学生的共同选择。“在美国大学校园里,图书馆、咖啡厅、食堂、超市,随处可见美国 本土学生打工的身影,遇到认识的同学,大家很随意地打声招呼,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在美国学生的观念里,打工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反而是值得自豪 的。”张旭说。

   不 过桑澎也提醒,在外留学终究是以学有所成为原则,社会经验虽然不可缺少,但是在打工时间以及打工性质上还是要照顾自身所学专业,不要因为频繁打工而影响了 学业。他建议,刚到国外留学的孩子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熟悉环境、强化语言上,不要急于寻找工作。在适应了国外的生活,客服了语言难关后,不妨找个工作,认 知一下社会。(文/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