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从1405年开始,在28年间,郑和率领中国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访各国。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的 李约瑟博士估计,1420年间中国明朝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总和。今天的西方学者专家们也承认,对于当时的世界各国来说,郑和所率领的舰队,从规模到实力,都是无可比拟的。而统领世界上最大船队的海军司令郑和又是何种来里呢?
郑和六世先祖赛典赤·赡思丁是元初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是布哈拉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世奉伊斯兰教。曾任云南行省平章,追封为咸阳王。马姓是汉化的阿拉伯语“Mahmud”。
郑和出生于1371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马和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改名为郑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郑和的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郑和本人也在航海时进入麦加朝觐。从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年少的郑和已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父亲为人刚直不阿、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秉性也在郑和的头脑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