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还得靠市场


调结构还得靠市场


  不出所料,5月汽车产销量再次同比下降。而且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看,商用车和乘用车两大类车型中,半数以上的细分车型的产销量都在下降。
  虽然近两个月的市场表现不理想,但却“意外”地起到了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这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企业库存数量大大降低。数据表明,截至5月底,各整车企业库存为66.12万辆,比2010年年底下降14.55万辆,且呈现库存逐月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企业已开始对市场终端传递来的信息进行反馈,在行业整体增速大幅回落的时候,企业都在努力控制产能,削减库存。在市场环境变差时,企业家的经营决策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并不盲目,整个产业就有望健康发展。
  第二,合资汽车企业的销量大都仍在增长,而自主品牌企业却大多下降。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量为23.04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85%,比上年同期下降0.74个百分点;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71个百分点。当市场环境变差时,民族汽车企业的发展明显不如合资企业,这说明我们的综合竞争力确实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这种反差势必会使部分民族汽车企业加大反思力度,从而推动企业变革,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虽然总体销量下降,但某些细分市场的销量却在上扬。例如卡车和半挂牵引车的产销量急剧下降,但总质量在32吨以上的重卡,以及总质量在40吨以上的半挂牵引车的销量却高涨,均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有余。当运费难以增加,上述车型可以有效摊薄运营成本,从而成为物流业的选择。可以看出,严酷的宏观经济形势使用户在选择时更理性,而这会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高速重载”是物流业近年来一直提倡的,当下的宏观经济形势给大马力半挂牵引车这种复合这一趋势的产品有了用武之地。

王冀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


  之所以说上述变化是“意外”,是因为在过去几年中,在政府部门的积极调控下,并没有出现这些变化。但当市场变差后,从用户到企业家,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
  从“看不见的手”开始起作用的角度看,笔者以为,4、5月的产销量下降,不论是暂时的回调,还是真的遇到了车市拐点,对整个汽车产业和每家企业来说,都是好事。如果只是回调,对产业界和企业家而言,是出现时机恰到好处的“中场休息”,让大家能够将工作重心从扩大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中解放出来,重新审视一下发展战略和规划;如果是拐点,那就意味着战略实施的基础变了,现在着手准备改变“打法”总比临阵磨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