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上篇说到1983年3月底,我大三下学期时的日子)
1983年4月1日 星期五
好久没见到张骏了,听说他病了两周了,今天我去看他。张骏是个很理智也很乐观的人,虽说现在留级在读,又在病中,可他又说又笑的,丝毫没有黯然和伤感的表露。不过,我一提到王锁柱,他就马上岔开了话题。
1983年4月2日 星期六
下午是各团支部活动,我请假回家了。在钟楼食品店,我给姐姐买了一包2角钱的苹果脯。
在钟楼外文书店,我买了一套“八十年代新一辈征集青年歌曲得奖作品三十首”的唱片。
到家后我先去厂里的大澡堂洗澡。回来的路上,碰到了我们初中同年级的王鹏:他读书成绩挺好的,可是家里挺困难,初中毕业后没有读高中,上了个英语专业的中专,现在已经毕业,在西安市86中学当英语老师,教初二。他还是那副大孩子的样子,白白胖胖的、总是笑呵呵的,我挺喜欢的。
1983年4月3日 星期日
今天看了部珠影故事片《东方剑》,颜世魁和张力维主演;身材魁梧高大,又含情脉脉的颜世魁,让我想入非非的。
去年买的银灰色涤纶长裤,今年觉得短了,今天,我让严翔帮我改一下裤脚;我们两家都没有缝纫机,我们去潘朝明家借用缝纫机,朝明不在,他哥和他妹虽然没有阻拦,但明显很不高兴。
1983年4月4日 星期一
天气越来越温暖了,我们的主教学楼前,白丁香、紫丁香,小红花、小黄花,开成了一片。走在校园里,一股浓浓的混合花香直往人鼻子里钻,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呀!
1983年4月5日 星期二
今天,我和庞厚宏、叶岗、史宗歧,被叫到系办公室,去给“高频电子线路”课的老师提意见;别人都是模棱两可、敷衍了事,我确是直言不讳、竹筒倒豆,没办法,天生如此。
我在宿舍里丢了不少东西,雨伞、雨鞋、肥皂盒等,不说憋屈、说了是非,我真盼着能早点毕业、早点离开这个让我很压抑的地方;今天,他们几个去拍合影却不叫我,我早就无所谓了。
这段时间,我和学习委员娄志宁越来越要好,谁先去教室,谁就帮对方占个位子,一般都是第二排最里面的两个位子,我个高坐边上。
1983年4月6日 星期三
今天,我们又是天刚蒙蒙亮就起来搞宿舍卫生了。
今天,我专门回家,给姐姐说:让红金给我借一架照相机、一个望远镜和一个背包,周五骑车过来带过来,也把自行车送过来。
1983年4月7日 星期四
今天,我去边家村影院看电影版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也是根据蒋子龙同名小说改编的,由张甲田、迟志强、方舒和姜黎黎主演。我又看到大帅哥迟志强了,他演的电影,我都爱看。
最近,中国女网队员胡娜引发的“胡娜事件”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1983年4月8日 星期五
下午,姐姐和红金来了,姐姐给我买了一斤白蛋糕、两个鸡蛋面包,还有糖,红金帮我借了架望远镜、一部120的海鸥相机和一个包,我陪他们在校园里转转。
晚上下自习,我和王丽凤一起往回走。她说我们班班长潘正刚和组长郭宝龙都快要入党了;我说听说委培生孟庆祠和我们组女生赵明陆在谈恋爱。
1983年4月9日 星期六
今天,班里组织骑车去终南山春游。上午,我去边家村买了两盒罐头:一盒四鲜烤麸(1.29元),一盒椰子酱(1.62元);又在学院门口买了10个烧饼和一瓶榨菜;午饭时,我在食堂打了两份虎皮豆腐和两个馒头。中午,我把红金给我借的方包和我自己的墨绿色桶包塞得满满的,另外,我还带了个书包和一个水壶。
下午两点,我们骑车出发了。我和李锦峰、赵明陆在一起,一会儿,张金民也过来和我们一起走。因为二组提前10分钟出发了,我们几个一阵猛骑,想赶上他们;不一会儿,张金民就拉了下来,我们三人赶上了二组。
沿路,随处可见大片大片绿油油的麦田和黄灿灿的菜花,真是春光无限好呀;我们一路往南,经过长安县到户县,终南山在户县境内。我们来到了进山处的风裕口,这里有一座单孔大石桥,我从桥头下到河边,踩着河床里大大小小的石块,到了一个稍平些的石头上蹲下来,用清凉的水洗洗脸。
开始进山了,从风裕口往里走,路面不再平坦,自行车颠簸地很厉害。不过走不太远,我们就到了集合点—光山机械厂;肖主任有熟人在这里工作,给我们找了个放车的地方。全班在这里汇合后,存好车,各组就自行出发了。
终南山高大挺拔,但却荒凉贫瘠,偶尔能看到几棵开着白花的小树,但树木稀疏。
晚上7点左右,我们来到一处稍窄的河床前准备过河。二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我们组选择了拉着绳子过河,全部同学和衣包过去,就折腾了一个多小时,从黄昏直到夜幕降临。女生先过,两个女生在河里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走。河两边,绳子的两头,两个男生紧紧地抓住尼龙绳,真够紧张的;而站在河里保护的男同学不一会儿就冻得两腿发麻,再换人下去。人过完后,还要传衣服和包。很多同学穿的是白球鞋,天完全放黑后,白球鞋放在白色的石滩上难以辨认,要用手电在河滩上仔细寻找;找到后,用网袋装起来,传过河去,再用手电照着穿上。这才又上路了。
我们沿着山路一直往前走,想找个避风的地方宿营,晚上9点钟,我们在一个山坳里停了下来。大家一起动手,找石头垒灶、拔柴火烧饭。我门没带刀,无法砍柴,只能用手拔了;天黑看不清楚,很多同学的手都被灌木丛里的木刺扎破了。
晚上10点半,两锅稀饭终于熬好了,真逗:一锅稠得倒不下来,一锅稀得不见米粒,大家凑合着用自带的饭盒和小勺子盛稀饭喝,连拨带倒的。
行前,肖主任给每个组发了几块雨布,我们把雨布铺在地上,点上蜡烛,就开始吃饭了。大家都把自己带的东西拿出来,放在雨布上,随便吃喝着。饭后,女生拿出小香槟,男生拿出双凤酒,大家轮流喝着。喝完,又一起唱歌,日本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插曲“青春似火”等。
夜里,有的同学跑到别的组去玩了,有的坐在篝火旁聊天,我穿上同学的雨衣,倒在雨布上,很快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