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合农场位于陕西榆林市榆阳区岔河则乡,创建于1959年,是以粮食生产、种养加为一体,多种经营,多元化发展的国有农垦企业。地貌类型属风沙草滩区。现有总土地面积8420亩,其中耕地面积2680亩,林地2800亩,荒沙地2940亩,总人口1147人,226户,其中在职职工47人,退休职工46人。下辖新墩、南沙、马连界和可可盖四个纯农业生产分场,其主导产业为养殖业。现有羊子存栏7600余只,猪存栏18400余头。
在新的历史时期,农垦仍然是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榆林市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是带动偏远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榆林农垦现代养殖示范基地效果图
榆林市马合农场办公区一隅
近年来,榆林市马合农场在场长张彦飞同志的带领下,全场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赋予农垦新时期新的光荣使命:继续发挥“三个作用,一个力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特别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马合农场一班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示范带动作用增强为目标,以农垦土地资源为依托,紧紧围绕榆林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特色农业这一主线,按照“大农业立垦、大科教兴垦、大企业带垦、大产业富垦、大开发强垦”的发展理念,发挥国有农场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场与和谐垦区建设,按照 “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一场一业”的发展路子,其现代特色农业,特别是现代特色养殖业的发展走在了榆林市的前列。
榆林市马合农场积极实施科技兴场战略,在产业升级上实现新突破。现代农业必须以物质装备为基础,以高新科技为依托,用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以集成配套的科学技术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农场科技推广体系,实施科技进场入户工程,通过完善科技装备,与科研院校、农业技术单位交流合作,加强职工科技培训,逐步建立起以农业科研院校为依托,以科技人员为纽带,以科技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农业科技传播网络。抓好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引进和开发,解决好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如北方寒冷地区日光温室安全越冬问题。抓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既抓现有人才的培养和作用发挥,又抓新人才的引进,形成爱才、惜才、育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榆林市马合农场实施板块开发战略,在重点区域、重点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农场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总体上要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关联模式,采取板块开发、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方略。马合农场着力打造了两个产业示范板块,即高效设施蔬菜示范板块,通过集中连片的高标准、规范化设施蔬菜示范板块的开发建设,全面展示先进的科学技术、标准化的生产过程,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扩大典型板块的影响效应,建成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标准化小区养殖示范板块,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全面推行统一良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屠宰、统一销售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逐步在全垦区推广,最终建成现代化养殖示范基地。
2007榆林市马合农场农场年新墩分场被榆林市政府列为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场。该示范场已建成榆阳区最大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年提高职工人均纯收2600元。2008年马合农场场长张彦飞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头人。
榆林市领导视察马合农场
榆林市领导视察马合农场
榆林市农垦总公司孙总视察马合农场大棚建设
榆林市马合农场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在发展模式上实现新突破。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而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才是拉动产业化发展的动力之源。马合农场确立以新墩、马连界分场为代表的标准化小区养殖模式,着力打造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配合饲料、牧草颗粒饲料等加工企业,使这些企业逐步成为牵动农场产业发展的“龙头”,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工农贸、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榆林市马合农场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在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区农垦总公司领导下的农场法人负责制。在项目建设上,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管理,统一政策措施,建立行政领导包抓项目,技术人员包抓质量,营销人员包销路的分工负责目标责任制。在运行机制上,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用企业经营的思路开发农垦现代农业建设项目,逐步形成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在投入机制上,加大政府投资争取力度,积极争取省、市、区各级政府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持。坚持“以资源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的招商引资方针,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引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2010年底马合农场实现农业总产值4200万元。为发展壮大马合农场经济,增强饲草加工厂的计划性、系统性和指导性,保障榆利万头生猪养殖场的健康发展,定点屠宰场肉制品深加工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可可盖分场万头羊子基地建设,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格局。下办产业有:榆林市马合农场榆利肉制品深加工厂、榆林市榆阳区榆利养殖专业合作社、榆林市马合农场饲草加工厂、榆林农垦现代养殖示范基地(榆林市榆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榆林市马合农场塑料型植物营养钵生产厂等。
榆林市榆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大门效果图
榆林市马合农场养殖场
榆林市马合农场养殖场区
榆林市马合农场养殖场现代化监控室
2009在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兴建了“榆林市马合农场榆利养殖场”,成为榆林市最大的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种猪、生猪养殖示范基地。该项目占地总面积200亩,项目总投资1754万元。现已完成投资1250万元,总占地面积200亩,引进种母猪1000头,引进种公猪40头,预计年出栏商品猪20000头,可向垦区内农工及周边农户提供良种猪仔12000头。该养殖区内建设有标准化双列式母猪舍、产房舍、公猪舍、保育舍、育肥舍、后备母猪舍、病猪隔离舍共计35栋,所有猪舍都采用了国内先进的现代化养殖技术和粪便处理系统,形成沼气取暖、沼气发电、沼液养鱼的生态节能型循环体系。同时还采用了日光温室配养原种猪的适用技术,为示范基地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该示范基地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化养殖技术和粪便处理系统,形成沼气取暖、沼气发电、沼液养鱼和日光温室配套养殖原种猪的生态节能型循环生产体系,为示范基地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农场的后续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据了解,马合农场还组织养殖户,邀请种养殖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教授进行授课,并编写培训教材,旨在培训养殖技术能手,帮助周边职工群众依靠科学技术走上富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