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缘何多有成功女作家


    近年来印度女性作家的世界性崛起,被视为一个令人“惊艳”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印度光世界知名女作家就有好几十人,而我国几乎没有世界知名的女性作家(中国所谓的美女作家不入此列)。印度女作家是如何迅速崛起的呢?

    我们知道,在印度传统文化中,妇女的地位低下,女儿结婚时,父母必须准备一笔丰厚的嫁妆,如果没有嫁妆,女儿很难嫁出去。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印度现任女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当年没有嫁妆的婚礼才会被传为佳话。普拉蒂巴·帕蒂尔是印度独立60年以来的第一位女总统,她于1965年7月与身为教师的谢卡瓦特结婚,当时双方明确约定,女方不出嫁妆。普拉蒂巴·帕蒂尔说:“我不会找一个要我父亲出钱才肯同我结婚的人做丈夫。”谢卡瓦特思想开明,与她志同道合,也表示不愿意为谋取嫁妆而结婚,而是要找一个有思想、受过教育的妇女作为终身伴侣。
    印度的大部分妇女可没有普拉蒂巴·帕蒂尔这么幸运。由于“童婚”、“陪嫁”等传统习俗在一定范围内依然盛行,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受到很大限制。一些父母认为“养育女儿就像是浇灌别人院子里的树”,女儿出嫁时要陪上丰厚的嫁妆,如果再在女儿的教育上进行投资,经济负担就更为沉重。还有一些人认为女孩受教育没有用,即使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结婚之后,依然只能呆在家里,生儿育女,料理家务,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所以女孩只需会做家务就足够了。当今印度城乡差别与贫富差别较大,一些地区童婚依然流行,农村家庭多子女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很多女孩被留在家里帮助母亲照顾较为年幼的弟妹。因此女童的低入学率和高辍学率在印度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印度独立后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妇女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的法案,如“印度教徒结婚与离婚法”、“禁止嫁妆法”、“禁止童婚法”等。近年来印度妇女的政治与经济地位有所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与识字率上升,但是由于城乡差别、贫富分化以及沿袭千年的社会与宗教习俗的影响,很多女性仍难逃离失学、辍学、包办婚姻等悲惨遭遇。

    正是因为对印度妇女境遇的感同身受,普拉蒂巴总统非常重视女性和儿童的教育工作。她指出,提高女性的地位对印度整个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她身体力行,亲自开办了多所学校,其中有面向穷苦儿童的,还有一些是帮助盲人和贫困妇女学习谋生技能的。普拉蒂巴·帕蒂尔是她同时代人中少数选择从政的妇女,其思想也比较进步和开放。她曾指出,印度教关于妇女的教义是造成印度社会中严重重男轻女现象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有了她这样一批改革者的努力,近年来印度女性的失学率有所降低,而整体受教育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如果将印度女性作家的世界性的崛起放在印度的社会与教育进步以及女性意识的自觉这个背景下,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