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周的产前阵痛?


   可能有不少朋友会觉得最近行情走的有些怪异,怪异程度类似母鸡打鸣或公鸡下蛋,至少对我来说这比喻还不算过分。5月20号终于等到了相对地量,虽然没有跌到600亿左右的理想量能但也确实创出了阶段地量,预示着变盘,但确实变盘了,只是方向是向下,后边的问题是真跌还是假跌,或者说下跌是短期筑底的最后阶段性杀跌还是新一轮下跌趋势的开始?

 

   在我看来如果说这是下跌开始有点过于夸张或眼拙了,当然您可以认为是更长下跌周期或巨大的熊市的开始,也就是长期、中期、短期各自应该怎么看待的问题。

 

   似乎每个人对市场给出的判断都类似于哥德巴赫猜想,从简单的“白痴问题”开始引发出对庞大复杂体系的推论。最终结果还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搞明白的。

 

   但事物运行永远都是有着他自己的规律,就像在古人眼中的一年12个月,一天12个时辰,自然、完美、无可争议的规律。

 

    一年

    十二月

    三百六十日

    四千三百二十时

    十二万九千六百分

    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秒

 

    一月

    三十日

    三百六十时

    一万零八百分

    十二万九千六百秒

 

    一日

    十二时(辰)

    三百六十分

    四千三百二十秒

    多有规律啊!!!每一个周期的变化都如此死板而精致。如果一年360天分成12个月,现在是5月,如果把一天当做一年,倒推回去上一个甲子年开始的360年算起,到2043年,现在相当于这个“大年”当中的11月底,如果换成季节应该是等待立冬到来之前的那几天,说这些有什么意义呢?就是我们股市中切换有序的大小周期,虽然只是大概,但你也知道冬天到了的时候换季的衣服应该是什么?哪怕做个大概的参考还是有意义的,至于具体哪天有大规模的降温或雨雪还要再看,但你对大的气候概念有了轮廓。如果换算到节气的时候你可能清晰地知道了更细节的轮廓。(当然6月飘雪这种怪异天气也偶有发生),但遵循大规律确实可以享受常规概率。

 

    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不能因为清明时节未见雨纷纷就否定原本对自然天象的所有认知,我自己走过这种弯路,一次意外就曾全面批判自己的分析系统,认为完全颠覆了,甚至沮丧过,但是冷静下来想想,六月寒流确实少见,在冬季遇到35度高温的时候毕竟不多,我就被迫成熟了。可能是我的见识不够,可能是意外因素造就了神奇景象。不管怎样,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挖掘都是在不断地否定之否定中建立起来。所以都要以已知为平台,观察、研究并且尊重未知。

 

    即使接下来的这一个星期之后市场真的发生了逆转,走出阴霾,我们也不必为之雀跃,因为那是永远忽略我们认知能力的自然规律我行我素的结果。明天开始的一周,市场可能会充满诱惑、恐惧、烦闷、无聊。旭日阳光和阴雨连绵混杂同行,但是我们都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些自然现象。比如周一周二如果有任何反弹迹象,我们不必喜形于色,之后如果又连续三天萎靡不振我们也不必垂头丧气。据说最剧烈的疼痛就是产前的阵痛,这种经验我虽然没有发言权,但有一点我脑子是清楚的,既然已经守候在产房了,至少听到哭声再走吧? 在我的周期排列推算中预产期还有一周左右,即使流产我也要看看胎盘!!!说的有点儿悲壮,但在内心我相信您跟我一样充满的是那种被叫做翘首以待的感觉,不是吗?

 

    2700点之上的前沿阵地已炮火纷飞,经历了惨痛的搏杀,虽然至今还尚未有效跌破2700点,但血流成河,满目疮痍已然历历在目。不管这个战区范围多大,但我不相信它是无穷的,不管这个决斗将历时多久,我也不相信这个时间是。。。。。。一万年。

 

 

   v 明天关注战火蔓延的区域和节奏。见图

    总之,耐心观战一周,5个交易日后,自见分晓。当然您不愿意观战,休息静养也是上举。

         就具体个股而言,不同个股,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在博客里不方便介绍,如果大家对自己持有的个股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直接发短信给我(15010105189),我会和大家进行力所能及的交流探讨,另外,尽管现在我们不急于建仓,但是,大盘不会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所以,在稳固防守的前提下,我们也要筹划反击的具体策略,就此,根据市场情况及后市可操作性,我们的研究员特别制作了一期《关注家纺及服装行业的投资机会》的研究报告,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投资大参考》官网查阅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投资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