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大众欲拿合资自主,换一汽大众股比提升
编辑:汽车自修室
当日优秀文章:
《再颁“特色政策”,“零部件设股比”无助于弯道超车》Alysha
《节能补贴不应退市,美国16岁少年值得学习》汪上
《世爵快要崩溃我们何必自跳火坑》贾新光
《假如给高晓松网开一面》王灿彬
读后感一:大众欲拿合资自主,换一汽大众股比提升
在大众佛山建厂项目上,政府要求大众出让技术,上马合资自主。大众倒是反将一军,要求提高所在一汽大众佛山项目的股比份额。看来,佛山真是个堡垒,一旦被大众攻破,一汽大众能否坚守4\6开的股比结构,令人担忧,必定目前一汽利润来源,过于依仗一汽大众。在一汽继续大规模投资自主品牌之际,更显被动。即便大众最后不能争取在一汽大众的股比提升,但至少在佛山项目与中央政府之争中,会获得更多战略上的主动权。
l 网易汽车 近日,一名接近大众高层的知情人士独家向网易汽车表示,一汽大众佛山项目有了新的变化,“前段时间,德国大众总裁(文德恩)为了该项目特意飞到北京,跟工信部等主管汽车业务的领导重新谈了一次,计划将佛山工厂的股比由原来的40:60(第一汽车60%,大众中国10%,德国大众20%,奥迪10%)变成49:51。据他透露,大众和一汽双方针对关于49:51新股比设立的谈判,已经结束并达成了共识,“现在,文件已递交国家审批。”
l 网易汽车 前大众汽车公司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李文波博士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解释:“40%、60%这个也比较有戏剧性。最初想的也是50%对50%。因为大众那时在与台湾一家公司谈合作搞商务车。我们建议让台湾这家公司加入,占10%的股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大众公司当时没有足够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支持长春 的项目。那时从德国总部向上海大众派人都困难,更别说到长春了。台湾当时的管理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就想能不能从人才方面考虑台湾的因素。而且台湾在语言上也没有问题,但是一汽最后不同意台湾(公司)的加入,这个10%就由一汽接收了。”
读后感二:如何填补日系空缺市场,将成其余车企二三季度研究重点
来自各家车企的小道消息显示,似乎目前都在抓紧研究如何抢占日系因零部件供应不足空缺的市场。
天府早报 作者:刘学晓 5乘联会秘书长饶达分析说:"4月底,日系企业个别车型库存耗尽,开始按订单销售,估计日本地震对中国汽车市场影响到完全恢复正常,还需3-8个月,5月是影响最大的一个月,必然降低5月的销量。"实际上,从记者得到的信息来看,日系车企在华生产已经明显减缓,包括丰田、本田在内的主要日系品牌利用"五一"长假提前进行夏季生产线维护,从而将影响5月上半月的销量持续走低。
读后感三:压低批发价,成庞大合作萨博最现实意义
封士明 4500万欧元的现车包销,道出了双方合作的最大利益点。外方愁的就是钱,钱来自销量,销量要依靠渠道。拥有83个汽车品牌共926家经销商的庞大,本身就是做渠道的,自然比小萨前夫华泰更有吸引力-后者只拥有290家经销商。而且4500万欧元的数字也是精心算过的:这大约相当于1000台萨博轿车的价值,考虑到萨博在华销售峰值为836辆,1000台的包销任务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外,这个销售任务将靠双方建立的合资销售公司来完成,风险共担。这都没什么。
读后感四:庞大合资世爵的意义,短期可压低批发价,长期可影响股价
吴迎秋 世爵乱婚,我们不能昏!庞大现在出手可能是时候,刚上市,尽管成为破发王,但还是有钱嘀。同时正好有个题材来提升一下股价。从过程言似乎不错。但结果难说。最大问题,这个项目很难获中国政府批准。严重关注中。
读后感五:股比之争与技术无关,纯属利益之争
无论股比如何,都掩盖不了中国本土造车技术落后的现实,却能牵扯出赤裸裸的利益争夺。
Alysha 在我看来,即使这项最新草案的“鼓励”,意思是中方持股不低于50%的零部件合资公司将享受到税收方面的优惠,这种鼓励最终也是一种“误导”。因为这种政策长远来看只会打破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降低了本土的公司研发积极性,最终让本土公司难以发展成世界级水准的供应商,而培育世界级的中国供应商,是中国政府出台政策的目的。如果政府希望中国本土供应商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那就不应该为这些本土公司提供保护。
读后感六:与其说节能惠民,不如说给车企分红
汪上 节能惠民政策补贴对象理应直接是消费者,而不应该是汽车生产厂商。如今的政策实施下去,实际上补贴都让厂商给吃掉了。它们通过提高自身的车价,然后再用补贴后的价格来做低宣传价格。如此一来,节能惠民补贴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当然大大减弱了。
读后感七:借通用技术,打造一汽皮卡
杨再舜 在通用商用车的产品线中,高端轻客和皮卡居多,而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轻卡产品则几乎没有。根据去年8月底双方签署的合资协议,一汽通用是一家典型的合资企业:中外方股东各占50%股比,注册资本为12亿元,投资总额达20亿元,其中一汽是以旗下哈尔滨和云南曲靖两个基地的土地、厂房和设备出资,而通用汽车以技术和现金出资。通用借助一汽这块有力的跳板,成功切入到百万辆潜力巨大的中国轻型商用车市场。
读后感八:北汽萨博瓜熟蒂落之日,或是世爵萨博最为难之时
在北汽萨博瓜熟蒂落之前,世爵萨博或想最后努力一把。
l 董海洋:就北汽的自主品牌建设,我想分几方面来谈:第一是产品,北汽目前的规划是三大系列、九大平台的自主产品。第一大系列是以收购的萨博资产为基础,开发的四个中高级车平台,我们把它分为四个平台,为A、A+、B和C级,分别对应50、60、70、80四个系列车型。按照规划,今年年底首款车型C70G将要下线,这是一个开发进度,50和60车型的研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项目程序的进度也都很顺利。加上自主研发的一个A0级轿车平台,共五个轿车平台。第二大系列就是越野车,共三个平台。第三大系列是交叉车型平台,九个平台下的产品系列一共有20多款;其次是动力系统。当初我们收购了萨博的2个系列的发动机,每个发动机系列都包括4个级别产品:2.0L增压、2.0L强增压、2.3L增压、2.3L强增压,公司也自主投产了一款1.5GDI(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
l 搜狐汽车:北汽开发自主品牌产品的技术支撑,来源于老的萨博9-5、9-3的一些技术平台,但老的萨博9-5,从1997年推出至今已有14年历史,而且这个平台已经被通用的Epsilon平台在2003年取代了。过了这么长时间,您认为这种技术优势还在吗?
l 董海洋:这里强调下,Epsilon平台也是被北汽收购的技术资产。其次,还是需要说明我们的萨博开发理念“源于萨博,高于萨博”,刚才提到了轴距升级,以及更加环保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缸内燃油直喷技术的1.5L GDI发动机,这些东西是继承,更是创新。不仅不落后,是升级,更可以说是世界同步的。
注明:汽车自修室欲建汽车行业最大的“新闻写作选题库”,免费为行业提供参考。